教书成了体力活
(2012-10-08 08:21: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德先生说教育 |
近日听复习备考研讨课,主讲教师是位有经验的教师,10道“完成句子”练习题,先叫学生演板,后又另请学生上台改错,做对的学生一个个喜滋滋地跑回座位。这是高三学生吗?怎么像小学生?课后评教,教研组长提出了课堂效率问题,就这么几道题花了大半节课?我也有此看法,几道常见题,10分钟就能做完,然后核对一下答案,有问题提出来老师讲一下,无问题就 pass。但主讲教师说,那样不行啊,我们学生基础太差;备课组长也说,您们来听课还给学生留了点面子,要是平常就要他们把做错的题重抄10遍。
一语惊醒梦中人,难道我的学生不是这样吗?补了一个假期的语法,但9月月考“完成句子”这道题人均得分仅5分(本题总分20分)。我们是省示范高中,这个得分应该高于全省平均分,2007年我参加省高考阅卷时,这道题的全省考生的平均分只有可怜的2分多。
学生语法差,不知什么主谓宾,据说初中连语文课也没给学生分析句子成分。高中三年,完成句子练习题估计做了上千道,但一次月考下来还有不少学生得零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也来摸摸学生的底,将做过的原题拿来让学生重考,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得4、5分的甚多,还有学生得零分!嗨,我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自己的学生原来也不过如此。
在评讲试题时我对学生说,题做了不少,但对你们来说如过眼云烟。学生笑了,您说得对,就是过眼云烟——原来根本没落实!
昨天遇见同事F抱着一摞试卷,我问是什么题,他说把完成句子又copy了一遍,小X的英才班都这样干,我们不做怎么行呢?原来“英雄所见略同”。
进入高三,家长遇见老师总是询问孩子的成绩,充满了殷切的希望;校领导大会小会鼓劲加威胁,“往届都考得好,这届不考好将是学校的罪人”;年级组分配了各班的升学指标,落实了奖惩措施,每月月考公榜,压力 全给了老师,当然最终转嫁给学生。六大科教师都恨不得倾其所有,把学生喂个饱,而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愈是紧张愈是想偷空玩一把。要求严、生相狠的老师那一科自然不敢怠慢;态度和蔼、心肠软的老师的那一科就成了最薄弱的一科。 “魅力课堂”无魅力,得分才是硬道理。教学艺术在分数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教研组长说,我看复习课不必用英语讲,干脆用汉语讲得了。学生喜欢你,也喜欢你这一科,但喜欢归喜欢,终究敌不过惧怕,还是先完成“魔鬼”老师的作业吧。某初中有这样一位“金牌”教师,所谓金牌教师,考试成绩自然一流。有人见识过这位金牌教师,开家长会时对家长说,如果孩子不把作业做正确,我会把他们留下来直到做正确了才能回家,到时候我电话通知您到学校接孩子——还有哪个孩子敢不做她的作业呢?
我的同学是一位中学数学老师,他从小偏科,数学特好,语文特差(他儿子又遗传了这一点)。他现在一所中学做教导主任,某学期因故缺语文老师,中途无新教师可调,他只好临时当了一学期语文老师,期末考试竟然考了个全校第一。我笑问是怎么操作的,他说,现在教书也简单,各种教学参考书、各种复习资料把旮旯里的知识点都讲解得清清楚楚,答案全给出了,按部就班即可。我就是要学生背,背不下来不让吃饭、不让睡觉。那作文课怎么办呢?我又问。我不会写,但学生会写呀,几个作家是老师教出来的?再说还有参考范文呢。那你继续教下去呀。算啦,学生虽然考得好,但非常讨厌上语文课,我是知道的,对我来说也是受罪。到底是学校领导,贵有自知之明。
侄儿的语文课本上选了《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的那一回。这是一篇感人的课文,读原著到这儿会禁不住流下泪来。
宝玉挨打,王夫人哭得死去活来,转而又哭“要是我的珠儿(贾珠)还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把个李纨也撩拨得哭起来,贾政也忍不住垂泪。在下一回,林黛玉哭得“两个眼睛肿得如桃儿一般”“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厉害”。宝玉被打到这份上,还替他人着想,“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只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散布与老爷听。”
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篇课文,宝玉挨打,上下都怀疑是薛蟠惹的,因他名声不好。宝钗就怀疑他,但这次偏不是他。这呆霸王哪受得了这种冤枉气,就不顾一切对宝钗说,“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妈和我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才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把个宝钗气得哭了一宿。第二天黛玉见了宝钗这模样,无不讽刺地说,宝姐姐,你就是哭出两缸泪来,也治不好棒伤啊。
可侄儿上了这节语文课连呼“失望”——老师并没有绘声绘色地讲宝玉挨打的前因后果,也没有拓展,就讲了几个生词,然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了事。
只怕连老师自己也没通读原著吧,像我那位同学,每次聚会都嚷着要打麻将、斗地主,以发挥他数学天才的专长,他教语文会有兴趣读《红楼梦》吗?
没有师生情感的交流,没有美的熏陶,没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对那些孤立的字词句的死记硬背,可这样还能将语文考得很好。
我们的教育不知什么时候成了这样的状况,“优秀”教师可以不读书,可以没学问,可以无魅力,没有创新的激情,没有思想的火花,只要身体棒精力好就行(当然这也是必须的),教书成了纯体力活。说句粗鲁的话,如果只管结果,强奸也能生出孩子来,可那不是爱情的结晶。我们的教育已经异化到这样的程度,真乃师生之不幸,教育之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