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度”

(2010-08-26 15:41: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德先生散文随笔诗歌

 度,是一个哲学概念,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哲学术语就是拗口,读起来不通俗。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欠火候,又要防止过头,因为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即所谓物极必反。

德先生看了新版电视剧《三国》,连续更新了三篇博文《曹冲之死,聪明过度》、《关羽之死,骄傲过度》、《诸葛亮之死,劳累过度》,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曹冲天生聪明,加之不断受到夸奖,小孩子嘛就更爱表现。人聪明本来是好事,但他的聪明已经威胁到哥哥们的地位甚至生命的时候,这聪明就过度了。曹冲年纪尚小不谙人世险恶也罢了,但曹操就不该火上浇油了——你没有立世子,又毫无顾忌地夸耀小儿子,贬损大儿子,那大儿子会怎么想?历史上只要废长立幼,长子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曹丕只好冒险先下手了。从这件事上看是曹操没把握好度。

关羽武艺超群,忠义可嘉,本来十分受人敬重,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曹操也那么敬重他。诸葛亮除了敬刘备也敬关羽,敬刘备有感恩的成分,敬关羽则是拿他无奈,不愿驳他面子。当然,像关羽这样的人有几分傲气会更显性格魅力,但高傲到目空一切的地步就过度了。有学术文章说,关羽的死原是诸葛亮有意安排的。荆州是危险之地,关羽又目空一切,让他守荆州死了算了,免得留下一个无法驾驭的人。当然这是学者个人的一家之言,但好像也能自圆其说。

诸葛亮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当然令人感动,但勤勉到什么都管、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就过度了。这样给人的看法是揽权,不信任下属,不会调动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三个臭皮匠还可抵个诸葛亮哩,何况后生可畏、江山代有才人出呢。事实证明诸亮晚年的一些做法并不正确,还使自己的身体严重透支而英年早逝。正如我在文章中所说,是“于国于人于己都不利”。

能否把握好度与智商无关,古今中外,上面例子里哪个不是聪明人?这只与心态有关——人膨胀了自然就失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