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文化的文化使者

(2006-05-05 23:30:02)
分类: 德先生评时事

青年歌手大奖赛又开始了。组委会有言在先,今年的综合文化考核不“为难”选手,绝没有偏题、怪题,都是些中小学常识题。然而,不少打扮入时、能歌善舞的选手在这些常识题面前,全没了歌唱时的风采,看着大屏幕上的ABC三个选项,骨碌骨碌地转动着两只大眼,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或许在说,哎,干嘛弄三个选项啊?弄两个选项多好,还可以抛硬币决定,管它呢,猜一个碰碰运气。那些运气好的猜中了,便眉开眼笑,喜形于色,因为这毕竟有33.333333%的概率,比猜彩票容易多了;没猜中的便自认倒霉,洗耳恭听评委的点评,若有所悟地频频点头,末了,也没忘记礼貌地说声“ 谢谢老师”,但实际上可能一个字也没听懂或压根儿就没听,内心还在骂自己运气差呢。

据说,某个乡财政所有一百多号人,按乡镇体制改革要求,须裁掉大部,这些人个个有后台,裁谁都难,有人用抓阄的办法把它做成了。

受此启发,德先生建议:从下届开始,青年歌手大奖赛将综合文化考核改为猜谜押宝。这一来更吸引人的眼球,也会提高收视率;二来免除了大学者余秋雨先生的点评之苦。看的出,余先生在努力地谴词造句以致不伤害青年人的自尊。观众却没有余先生这样的涵养,一个个捧腹大笑。不过,这些选手们也并未表现出多少难堪,经过层层选拔,能上中央电视台也算得上是久经沙场了,脸皮太薄是成不了“星”的。

好在综合文化的得分比例不大,即使这一项得零分,也不影响成“星”成“腕”。现在的一些中小学生把从事艺术当着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在中学里,数理化不好的,就去读文科;文史不好的,就去读理科;各科都不好的,就去学艺术,好像艺术不需要文化。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有榜样在前,一些当红歌星就没什么文化,不是照样受追捧吗?歌唱得好,作词作曲也都自然会了,哪需要什么文化?最近有一首歌,是唱《三国演义》里的一个人物,听了叫人不知所云,可以说作者压根儿就没读过《三国演义》!还不如象“老鼠爱大米”那样,俗就俗到底,让三岁小孩也能听明白。但就是这样的歌,却牢牢地占据排行榜的前几位,反正文化产品不像药品、食品,劣质的会把人吃死。庸俗的、浅薄的产品既然如此畅销,又何苦来学什么文化呢?

歌手是文化使者,文化使者本人却没有文化,很悲哀,也很搞笑。文化的商业化、庸俗化、浅薄化呈蔓延之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动物史话
后一篇:垄断之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