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豆的“中庸之道”

(2009-04-29 00:10:11)
标签:

育儿

黄豆

爷爷

奶奶

杂谈

分类: 黄豆日记

2009-4-27 周一

 

上周的一天,晚饭后,想不起因为什么话题引起我和黄豆的一段对话。

“你觉得我和爸爸的关系怎么样?”

“还不错。”黄豆笑嘻嘻地说。

“和奶奶呢?”

“也不错。”黄豆一脸微笑,小大人似的回答我。

“和爷爷呢?”忘记晚饭时因为讨论什么话题我又被爷爷意料之中地“数落”了一顿,算是有感而问吧。

黄豆思考一会儿,说:“好像有点儿问题。”

“什么问题?”妈妈好奇,忍不住想乐。

黄豆砸吧着嘴选择着词汇:“好像是互不理解吧。”

话语一出,我终于憋不住狂乐,因为我觉得黄豆用“互不理解”这个词太形象了。老人近70年的生活经历和自我感悟怎么能和妈妈这一代吻合呢?而且他也不像奶奶,和妈妈性格接近,总是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在很多话题上妈妈和奶奶能达成共识,却很难影响到顽固的爷爷,这也是为什么爷爷经常被妈妈称为“古董”的缘故。

不过没关系,老人的看法权当参考,常有辩论也是难免的,再大不了就一笑了之。

 

晚饭又是一阵和风细雨,一家人快乐地吃着奶奶准备的晚餐,黄豆也用餐表现良好。

我边吃边感叹,告诉奶奶白天看到飞信首页上的一篇博客,写的是娟子的事情,里面有关娟子病后对生活和工作状态感悟的提取让我非常认同,也由此想反思一下自己的生存状态,因为最近总觉得工作很累,觉得这不能成为生活的常态。

著名的胃癌患者娟子的事情家里人都是知道的,就连7岁的黄豆都知道她是康康的妈妈。因为我们一起出去旅游过,虽然那时候黄豆还小,架不住妈妈唠叨得多。在妈妈心里,娟子永远那么鲜活,经常想起的一幕就是06年4月份一起去郊区看桃花,她和她老公手拉手跟着我们一家人的后面在峡谷里走,温暖的午后阳光映照得峡谷里的氛围十分的惬意。当时陪在我们身边的豆姑姥还在感叹:这两口真亲密。不过这些都已随着娟子的过早仙逝成为过往烟云,留在脑海里的永远是一幕凄美的记忆。

我的感叹引得奶奶一番高论。

性格豪爽如我的奶奶一向心直口快,随着婆媳关系的不断磨合,我们几乎能在很多话题上达成共识。

奶奶一直觉得我和LG虽然各方面都不错,但是都是不会生活的人,不像她,一到周末老早就跑去公园溜达,我们则通常泡在家里要么睡大觉,要么上网,要么就是没完没了地加班做事情。

对于儿子她不太爱说,可能觉得男人就应该那样吧,也或许是跟儿子一起聊天的机会太少,她就经常把她想说的话说给我听,经常劝慰我应该多拿出点儿时间享受下生活,尤其是自然风光的享受。

爷爷这些方面跟奶奶的论调基本一致。

不过爷爷又喜欢讲大道理,讲人生哲学,讲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讲多了自己不知不觉就会激动,因为他知道我一向不太把他的理论看成必须要顶礼膜拜的定论,总有恍如隔世之感,所以很多时候也难免会对他的“高论”表示质疑。每当我质疑他的时候他的嗓门就会不自觉提升。

我正好胃口地吞噬着婆婆并不怎么合口的饭菜,这是我一个很特殊的表现,虽然常常不合口味,却常常吃得撑得不行,要是合口味了,反倒吃不多了。却忽然听到已吃完晚餐去练钢琴的黄豆琴声戛然而止。

“怎么不弹了?”我大声问。要知道能“要挟”住黄豆每天练习20分钟的钢琴可不是件容易事,现在是通过“奖罚表”在顺利实施。

“太吵了,弹不下去。”黄豆在妈妈卧室里气恼地嚷着。的确,爷爷的嗓门有点儿大,听起来像吵架。

哈哈,可是找着让爷爷“闭嘴”的良方,我脑子里立马闪现了这么一个念头。埋头吃饭有人在旁边非要跟你辩论在你看来都很遥远的理论的确有些不爽,虽然不至于影响我的好胃口。

我一边告诉黄豆我和爷爷不是在吵架,只是在辩论而已;一边逗爷爷,示意他吃完了别再高谈阔论了,孙女有意见了。

爷爷很“识趣”,立马打住话茬,起身“呵呵”地去房间看电视去了。我心里偷乐:真是汪费了老爷子这么多口舌。

客厅顿时安静了,坐在餐桌边的奶奶很开心地乐着,估计她早就想要豆爷住嘴了,只是豆爷经常对她的意见权当没听见。通常豆奶不想让豆爷阔论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年轻人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嘛,他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呗。”说实在,我真佩服婆婆的开通。

 

琴声恢复了,我和奶奶继续我们的话题。刚说了两句,又传来黄豆的声音。

“妈妈,你看这样行不行,上半年我听爷爷的,下半年我听妈妈的,最后看谁的效果好,我就听谁的。”

这话说得有些突兀,我和奶奶四目相对,用眼神传递着我们的诧异,因为不是对我们刚才话题的继续。

不过我们马上反应到,黄豆此话也是有感而发,大概黄豆以为爷爷刚才的高声说话又是因为她的教育问题跟我发生争执。

说实在,涉及到黄豆的教育问题以及性格方面的培养,我和豆爷还真是经常有意见不合的地方,老人有老人的观点,但未必事事我都能接受。比如我让黄豆放学后或者晚饭后先练20分钟钢琴,晚上7点以后再让爷爷辅导作业。爷爷就着急上火地跟我辩论,说是作业最重要,一定要做完作业才能弹琴。但通常黄豆做完作业就要休息睡觉了,经常地还要看点儿动画片,这两天又迷上了电脑游戏,起码从我的角度讲,不想剥夺得黄豆的童年没有享乐的空间,这个非常有限的时间段再让她练琴似乎很不合适,而且晚上8:30以后练琴似乎也有扰民现象。所以我就很不能理解爷爷的坚持,也就不会执行他的意见。

大概类似争执多了一些,才会引得黄豆如开头所说觉得我和爷爷“互不理解”,所以才会有她的那个所谓“中庸之道”的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分工。

不过话一出口也是很“惊人”的,我和奶奶都很欣赏她的提议,奶奶更是觉得自己小小的孙女聪明的不得了,再加上我把前面的对话描述给她,厨房里忙着开始洗刷的奶奶简直就要笑声不停了。我说一句,她乐一句,能把奶奶逗得这么开心,弄得我也挺有成就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