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火山游

标签:
休眠火山岩浆火山口公园观音海南 |
分类: 乐宁工作室 |
2009-2-12
“快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在瞬间注定
截止到周五12点,从中国移动海南公司拜访出来,终于不用再为号码携带海南巡展的活动劳心,于是,也有了出游一把的心情。
在电信朋友的安排下,我们避开中午的骄阳,于下午4点驱车向距离海口大约15公里,位于琼山市石山镇的海南火山口公园进发。
作为海南惟一的火山奇观,火山口公园里的火山遗迹可谓是天然壮观。随着导游生动的解说,我们的思绪也不断地在远古和现实的碰撞中被反复地洗礼。
按照专业的说法,这是一座休眠火山,曾在8000多年多次发生过火山喷发,所喷发的岩浆延着山坡蜿蜒而下,形成了现在被重点保护起来的岩浆流。
在一片被栅栏围住的岩浆流面前,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一片无源的岩浆流,因为看不到它上游延续过来的痕迹,估计是火山喷发时被单独溅落下来冷却后形成岩浆石。
在这里似乎能倾听到远古的岩浆的心跳
很多年过去了,休眠火山变成了茂密的热带雨林区,生活着约1200种各式各样的物种。在我们沿着缓坡逐渐向火山口进发的过程中,路边形状各异的植物成为导游重点向我们介绍的主体。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一种叫作“鸡蛋树”的树丛,因为它光秃秃确又十分优美圆润的枝干在绿意盎然的丛林中显得十分突出和怪异,据说这种树一到冬天叶子就会全部落掉。还有一种看起来比较瘦弱,但样式奇特的叫做“厚皮树”的树木,居然可以长成“贵妃椅”的样子让人很舒服地坐上去。路边的滴水观音开着橙红色艳丽的花瓣,听导游说滴水观音只有在海南才能开花结果。说实在,这也是我在看到过无数滴水观音后第一次看到开花的滴水观音,稀奇地像看到了外星植物。
由“厚皮树”形成的天然“贵妃椅”休憩起来惬意有加
我们要到达的火山口叫作“风炉岭”火山口,它喷发于距今8000多年前,形状像一个大锅,要看到岩浆喷发的地方必须到达锅底,凡是来此地一游者,不到达锅底就等于白来。
沿着陡峭窄细曲折的阶梯小路,我们小心地拾级而下。大约走了三四分钟,眼前是一块不大的平地,这就是所谓的“锅底”。猛一抬头,瞬间的震撼则是让人惊诧不已,只见眼前从上至下层层倒挂的绿色植物让人犹如置身于绿色倒挂的植物瀑布前,满眼的绿色就是瀑布从上而下倾泻的泉水。
不过由于土质疏松的缘故,锅底下面并没能蕴藏多少积水,只是在绿色“瀑布”下面的细碎石粒有些许湿漉漉的水意。抬眼上望,近乎圆形的上空真有置身于“锅底”的感觉,不仅感叹当地人用“大锅”形容火山口的形象。
与友人一起来个铿锵“锅底”秀(由左向右:阮强 陈冬梅 本人 邓文平)
由当地人的口中得知,逛火山口公园来回有1.5个小时即可,来回是两条路,所谓的“不走回头路”。其实所谓的两条路无非是一个中心带的两边,不过我们还是认真遵守,从另一边缓步走了下来,期待着能看到新的风景。
不过新的风景虽然没有看到,但却在公园的门口体会到了另外的火山风情,那就是连吃带玩的晚宴。
来晚宴的游人不算少,总有二三十桌,伴随着台上热烈的民族演出,很是热闹,充满异趣。同游的朋友告知,最多的时候来晚宴的客人能有100多桌,可见大家对火山游的兴趣之高。
在这里晚宴最重要的吃食就是“石山羊”,爽嫩可口没有膻味。一开始说到“石山羊”我并没有意识到它的独特,还以为是自己在下山时随口说了句“要是这会儿有羊肉串吃肯定超爽”,引得主人要特地为我们点了一盘羊肉串以示好客。后来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烩开煮时从友人对“石山羊”的介绍中才知道吃羊肉原来是这里的一道大菜,禁不住心中惊叹自己居然和这里的还很有缘,莫名其妙无厘头来的一句感叹居然就是当地的一道大菜,此时此刻不放开肚量品尝都觉得对不住这么好的美味和这么默契的缘分。于是杯觥交错,就着当地的醪糟米酒狂吃海饮,真的是吃了一顿超爽的“石山羊”大餐。
“竹竿舞”助兴“石山羊”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