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有效期内做有效的父母

(2009-10-24 21:51:18)
标签:

育儿

家庭

包子

父母

多动症

分类: 包妈看教育

在有效期内做有效的父母

 

 文/天蓝蓝蓝

 

今天在《家庭》中看到,有位名人发文说:其实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

在有效期内教育你的孩子,而不是在他成人以后才想起来后悔,而操碎了心,那时候已经是无效的了。

孩子的0-3岁,性格和情商培养的关键期,也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照顾,需要最为细致的科学知识的帮助。有的父母很注重早期教育,虽然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未必就一定特别优秀,但是孩子早期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和健康人格确实对他的终身有很大的影响。而有的父母,孩子出世以后,就想丢给老人或者保姆,自己做个“甩手掌柜”。殊不知,作为父母,如果不能亲自照顾自己的孩子甚至连参与份儿都没有,那对孩子的人生会有怎么样不好的影响?既然生了孩子出来,你所负担的,不仅仅是生的责任,更是“教育的责任”。

0-3岁,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关键的有效期。在这个有效期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用科学的方法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我自己带包子的这段时间,发现其实每个孩子的生活都是有自己的规律的。例如包子,他快十一个月了,他这一觉睡醒那么下一次睡觉多半都是在三个小时以后,吃奶和吃饭也是差不多,这一餐和下一餐的时间也是相隔三小时左右,不一定固定,但是大概的规律是在的。我个人觉得,其实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多观察,多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看待问题,摸清楚孩子的脾性和规律,那么孩子一定会好带。我同龄的人,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个年轻的80后妈妈,竟然可以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孩子很健康很活泼,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喜欢观察和倾听孩子,所以,孩子的习惯也就特别容易摸清楚了。

 

第二:尊重孩子的性格和人格

 

在我看来,每个人一生下来,基本的个性是已经定型的。有人说,婴儿就是一张白纸,就看养育他的人怎么样去描绘,其实我觉得可以改一下,应该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张不同形状的白纸,你首先得依着他天生的个性,才可能描绘出更好的未来。譬如,一个本来十分内向的孩子,你却偏偏想将他培养成一个外交家,那就是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强人所难。

 

我家包子出生的时候,其实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挺内向的孩子,不怎么喜欢陌生人,特别爱粘妈妈,到现在为止,他仍然很喜欢粘着妈妈,可是他已经慢慢的变的越来越活泼和外向,甚至,用包子爸的话说,这小子现在,根本就是个“多动症”嘛,当然不是,这么小的孩子,只是好动而已,肯定不是多动症,但是这说明了包子现在活泼的程度。

 

实际上,我对包子从来没有过分的奢求,也不会特别希望他能变成什么样的孩子。我只是尽我的能力,尽量去满足他幼小的心灵所有的需求。是需求,不是无理取闹的要求。曾经包子很怕生人,不喜欢出门。但是他喜欢黏我,于是每次有陌生人来家里,我都会跟他们说,我的孩子怕生,请过五分钟再抱他,一会他跟你熟了就会喜欢你。我常常向他微笑,于是他现在看到生人也会很喜欢笑。尽管他曾经不喜欢出门,但我任然坚持常常带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怕是黏在我的怀里。当他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总是会陪着他,慢慢得让他熟悉那里的人和物,再慢慢的接触他们。

 

现在的包子,活泼外向的样子,你根本无法想法他其实本来是一个个性很内向的小家伙。

 

尊重孩子的个性,哪怕他的个性不是你想要的样子;你可以试着引导他往你认为好的方向走,但是你仅仅只可以引导,而不是强迫,尊重他,然后才能好好的培养他。

 

第三:如果每天不能保证陪孩子的时间足够长,那么一定要提高你们的相处质量

 

在包子六个月以前,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包子让他在我怀里呆够两个小时。对于一个婴儿来说,没有什么比妈妈的怀抱更有安全感了。不要吝啬你的拥抱,这对一个婴儿来说,就是最高的礼遇。当他长大以后,他也许不会再如此渴望你的怀抱。当然,得小心孩子被抱习惯了总是要抱。这个问题我家包子以前是存在的,其实如果你怕他养成这个习惯,可以在他要吃奶或者想睡觉的时候才多抱抱他安慰他,其他的时候尽量放他单独在小床上呆会,或者推着小车带他出去逛逛。我承认孩子小的时候,我也许是个有点溺爱的母亲。但我的看法是,对于一个两岁以前的婴儿,他能感受到的,其实只是你的爱,他还不懂得什么叫做溺爱。妈妈的爱会给他更多的安全感,就像小树苗的养分一样,让他快乐成长。

 

包子慢慢长大,因为生活的缘故,我也许要去上班,不能再全职陪他。但是,我会尽量用我工作之余的时间多陪他。既然不能每天陪着他成长,那么我会尽量多学习一些儿童的游戏或者儿歌,在和他相处的时候,让他更加的愉悦。

 

 

第四:三岁以前,不轻易让孩子轻易远离自己

 

有的父母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去养。我看过很多孩子,跟着他的养护人,闹着喊着叫妈妈的样子,真的很让人心疼。这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会认为自己不乖,被父母遗弃。如果,哪怕只是仅仅够米开锅,都要让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物质条件不是最重要的,能陪在父母的身边,才是他真正的需要。

 

第五:尽可能的创造玩的条件给孩子

 

现在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家里的环境都很好,但是往往有的孩子过分的依靠电视、电脑、学步车等等这些东西,失去了一个应该孩子多和大自然接触的本真。我有一个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多让孩子接触外界,接触大自然,接触同龄的小朋友,在安全的前提下,他好奇的东西想玩的东西,我都会让他玩。不怕脏,因为脏了可以再洗,可是孩子的能力却在这其中不断的练习着。譬如,让小小的他自己学吃饭,哪怕杯盘狼藉,但是却锻炼了他的独立吃饭的能力,还有手指的灵活能力,父母只是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收拾而已;譬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他玩水、玩沙子等等,这都是他认识世界认识大自然的一个必经的过程。

......

 

 

其实,在有效期内,做有效的父母,最重要的原则,是爱与耐心。孩子的0-3岁是一个关键点,我记得有位专家这样说,如果不想在以后多操心,那么就在孩子0-3岁的时候多操心。同样,孩子7岁以前,都是他个性和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作为父母,我们都有好多东西该学习。

 

在他需要我们的爱和教育的时候,好好花心思养育他。而在他成人以后,我想,我会信奉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