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的仪式

(2014-09-01 15:10:18)
标签:

情感

生活中的仪式

文/张国立

生活中的仪式

小五从他28岁搬离父母家之后,就培养出一个仪式,每个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一定回父母家吃中饭。而且他会买两样东西,一是带给母亲的小笼包,另一样是带给老爸的烟斗用烟草。当妈妈见到小笼包,便会抱住小五,狠狠地在他脸上亲一下,发出“波”的声音。至于他爸,平常不抽烟,这时却会将烟草塞满烟斗,点燃后倚在餐厅的梁柱上,微笑着看小五被老妈亲,并吐出一大口烟。

我去过他家几次,发现非得有小笼包不可,这样他的母亲仿佛才有狠狠亲儿子的理由。而他爸也因为这个仪式,不对儿子说教什么,单纯地看着儿子,这个星球就以安详、协调的方式,缓缓运转。

被亲过之后,五妈妈忙着将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桌,五爸则捧出他新买的红酒,全家快乐地吃起饭。当然,大部分红酒和小笼包都进了我肚皮,五妈毫不介意,还笑着对我说:“多吃点,阿呆,你多少年没来了,五妈常想到你。”

五爸和五妈都喜欢我,因为我不仅不妨碍他们的仪式,还要求主动加入。我说:“五爸,酒没了。”五爸便有如从美梦里醒来,喊着:“有,你要哪一年份的?”

仪式有相当的感染性。拿小五的老爸来说,从小一定要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因为他的母亲曾交待过,睡前喝牛奶,睡得好。于是即使到今天,五爸睡前必将牛奶倒进锅,开瓦斯,热好牛奶,不过不是一杯,而是两杯,因为很多年前他已经说服妻子跟他一起喝了。

我在小五家住过一晚,晚上10点多,听到他爸喊,“小五,你和你同学要不要也来杯热牛奶。”我正要说,“我不喝。”小五已拦住我,回着:“好,我们都要。”

当五爸去热牛奶时,代表他和妻子要睡觉了,这是睡前的仪式。小五回到家,就属于仪式的一部分。平常,他则不喝牛奶。

仪式有可能被打破。后来小五交了女朋友,结了婚,带着老婆丽丽回家。第一次,丽丽是媳妇,当然准备了不少礼物,独独少了小五该买的小笼包。当他们进了家门,五妈收下丽丽的礼物,却显得怅然若失,因为没有小笼包。她不知该怎么抱儿子,并狠狠亲一下。

第二次,小五自己去买了小笼包,丽丽不以为然地说了一段话:“老给你妈带小笼包,回到家都冷了,我看带水果好了。”

小五花了点工夫解释,不过丽丽皱眉,虽没表示反对意见,但看得出来,她觉得小笼包行为,无聊。

说不出来为什么,可能见到小五这么大的男人,被他母亲抱着亲,像小孩子似的,伤害视觉。丽丽每次都想把小笼包换成别的东西,例如面包、蛋糕、茶叶,她也有不同的理由,例如“小笼包都是你朋友阿呆吃的,你妈根本只吃一个”“这次我们换换东西,说不定你妈喜欢”……

小五肚里明白,重点不在天下第一好吃的面包与半热半凉的小笼包之间的美味比较,而是,仪式。

仪式并非一成不变。我想,有好一阵子小五母亲会若有所失,不过当小五有了孩子,每个月底抱回家,他老妈抱着孙子重新恢复亲一下,仪式便得到新生。

女人是仪式的崇拜者,小米最具代表性,她对爱情的憧憬转变为具体的仪式,常说,“希望追我的男生不要忘记买花。”也说,“希望他请我进法国餐厅。”还说,“希望第一次和他出国是冬天去北海道。”于是当男生来追她时,小米便按照她所期望的仪式过程,一项项检验。

前阵子在路上遇到小米,我问她如今的男朋友是不是送花也请吃法国菜?她耸耸肩说:“降低标准了,不过年底他要带我去北海道。”

和她说再见后,我觉得真可惜,如果每个人都能费点心思维持某种仪式,像小五那家人一般,岂不让生活多了点虽模式化却趣味化的细节。

小米结婚了,有天我去她家吃饭,才上小学的儿子已经有点叛逆的倾向,刚进门,小米便喊:“到家先要做什么?”

就见小鬼头心不甘情不愿地走到小米面前嘟起嘴,于是母子俩亲一下。

她老公没多久就回来,见到我很高兴,问我:“要红酒还是啤酒?”

我又想起小五家,仪式何其重要呀!

我家也有仪式,等老婆做好晚餐,我也开了瓶红酒看电视─不,不看新闻,要浪漫点─我放张CD,打开窗引点月光进来─没月光,有冷风加细雨,然后─我先上床睡觉,因为酒喝多了,而且,仪式挺累人的,你们说,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