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婚礼惹的祸

标签:
婚姻与家庭婚礼情感 |
分类: 婚姻急诊室 |
张蓓特别委屈,要结婚了,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她却陷入了争吵和泪水中,这婚怎么结啊?
顾峰则一片愁云惨淡,结婚怎么这么难啊?要伺候未来老婆,尊重岳父岳母,还得哄着自己的爸妈,男人难当,他算是亲身体悟了。
本来是甜蜜的婚礼,准新人却走进了咨询室,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挠头事呢?
“我觉得我们必须把这些事都弄清楚了才能结婚!”张蓓坐在沙发上,一开口就已情绪激愤。
“小蓓,你别老这么说,结婚本来就是商量着来。你看我们同事结婚遇到各种琐事都是很正常的,怎么到你这儿就都成了问题?”顾峰显然又头痛起来了。
“人家的婚礼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就觉得我这婚结得不正常!”
“怎么就不正常了?请客吃饭安排程序,谁结婚不是这样啊?你那些突发奇想太幼稚了,怎么也得考虑父母、家人的感受吧!”
“你看,我一说你就这样,我就不能有自己想法,这到底是谁结婚?你们家人都说不得!”
至此,张蓓已经又气又委屈,眼圈都红了。显然,让他俩这样吵下去,咨询是根本没法进行的,于是,我询问他们的意见,先进行单独咨询。
张蓓感到很委屈,和顾峰结合她其实也承担了很多压力。独生子女,又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中,同为知识分子的父母对女儿给予了厚爱与期待。而张蓓也不负众望,一直顺风顺水,进广告公司不久就成功策划了几个广告,受到主管的认可和重视。
顾峰是个淳朴的农家孩子,执著的韧劲让他在努力多年后,以资优的身份进入了国家级的某航空研究中心,年纪轻轻的他在工作上已颇有建树。
这两个人的相遇既有着现实的机缘巧合,又不免带有一丝浪漫和梦幻的味道。张蓓的娇憨遇上顾峰的质朴,而顾峰的不善生活也遇上了张蓓的温柔细致。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一年后,顾峰在张蓓的生日上向她求婚。
在咨询中,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张蓓在这段感情中付出了真心,她在努力和家人沟通,让其认可和接纳顾峰。
但随着婚礼日期的到来,两个家庭最大的矛盾出现了。用张蓓的话,她的“梦幻婚礼”破灭了。
“每一个女孩都会对她的婚礼有一个幻想,美丽的婚纱、阳光海岸沙滩,还有围绕在身边的鲜花和祝福,那一天她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可是我的人生从去他们家起就开始彻底转弯了。”
“你知道他妈妈突然问我生辰八字时我有多震惊!这些完全不是我要的。在这之前我从来没觉得什么农村人城市人,现在我算深有体悟了,这差距岂止一点半点。”
从张蓓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她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是一场充满时尚和浪漫的婚礼,而顾峰家人心中筹划的则偏重传统。那么婚礼仪式真的是矛盾的核心吗?
我开始非常细致地和张蓓谈论整个婚礼的筹备过程,而我也找到了一些信息:
1.当张蓓描述她心目中的婚礼时,非常沉浸其中,整个人都处于兴奋和快乐的状态。
2.每一次提到顾峰的父母,张蓓都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3.在描述婚礼中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的表现时,她反复强调应该是“亲切而有礼”的。
其实,在以往的咨询工作中,我不断体会到,大部分的心理问题、生活问题背后,往往都是关系问题。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顾峰的父母,你会怎么说?”
“嗯,他父母都挺朴实,也特别勤快,在他们村子算是很能干的。”张蓓想了想,很诚恳地给了这样一个评价。
“好,如果再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和他们的关系呢?”
这次张蓓显然犹豫了,她张了几次口又重新沉默:“唉,要是这样,干脆不办婚礼算了。”
“为什么呢?”虽然张蓓避开了我的问题,不过,我觉得从这里更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因此立即追问。
被我的问题再一次堵在心中的结上,张蓓终于开口了:“其实我真的感到很疲惫。决定结婚之后,我第一次跟他回家,说实话他家人对我都很好,可是我们彼此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真的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怎么办这次婚礼,简直是南辕北辙。而我还要处处考虑,不能让顾峰难受,不能不尊重他的父母,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这场婚礼是为谁而办的了。”
听起来,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而有趣的是,当我们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不舒服的感受时,每个人都会使用一些方法来帮助自己处理问题或者保护自己,心理学上称这种行为为“防御方式”。张蓓提供给我一个听起来十分合理的现实理由,翻译过来也可以说成“这是难以改变的现实,这不怨我”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这些合理的理由困住,陷入两难境地。常常会看到,帮人的人努力分析想办法,被帮助的人一脸愁容轻松否定每一个可能的办法,其实被帮助的人不过是通过这样的一个防御方式礼貌拒绝别人的帮助,张蓓正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切都不是她有意识的,而是由她潜意识主导的自发行为。
张蓓正在用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掩盖一个真正令她痛苦的问题。张蓓像避免疼痛一样,本能地避免谈及核心问题。
直到谈及他们的新房,终于看到了一些转机。顾峰的父母虽然知道儿子会在城市定居,还是在老家给他们夫妻在小院里新盖了瓦房。当我很随意提到热夏可以到乡下避暑时,张蓓的反应突然变得很激烈:“不可能!我宁可在家吹冷气,也不会回那里去住。”
“为什么呢?”
“没法住,他们家那么多人,村里村外都是亲戚,乱都乱死了。”
“可是,你也说过,这些亲戚都很喜欢你。”
这时张蓓长长吐了口气,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必须要发泄一下:“我就怕这个,我第一次去都傻了。那么多老的小的都在我身边,我真不知道怎么应付。说实话,当时我心里就一个想法,恨不得立刻跑出去!他们家很大,人也很好,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融入进去。”
“如果让你给婚礼细节的不如意和费神应付众多家人的烦恼打个分,你会怎么打?”
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的张蓓愣了很久,渐渐地她了解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她说:“前者占百分之三十,后者要占百分之七十。原来是这样……”
这也能解释她为何反复强调婚礼中周围的亲人和朋友要表现得“亲切而有礼”,对复杂关系的恐惧,让她生出了这样的渴望。
不放过这样的冲击机会,我又推上一把:“你知道婚礼是什么吗?”
张蓓疑惑地看着我,似乎说这个问题还用问吗?而她在咨询中与我建立的信任又促使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婚礼,不就是为了宣布我们两个成为夫妻吗?”
“对,还要让双方的家族接纳你们。”
“呵呵,我的问题可以用婚礼来解决?”聪明的张蓓立刻发现了关键所在。其实,与其找各种理由对抗婚礼,不如怀抱着智慧接纳复杂的人际关系。
顾峰是个极其坦诚的人,咨询一开始就向我表达了他的心结,这场婚礼对他至关重要,几乎被他赋予了新生的意义。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在家里都拿我当典范鼓励其他的弟妹小辈。可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我也有寂寞和恐惧。直到遇到了小蓓,能够拥有自己的家,我才算真的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一员,这个城市才真正属于我!”
原来在顾峰的心中,婚礼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因此,本来雷厉风行的顾峰才在这件事情上显得过分小心和焦虑。
“其实,张蓓常常在抱怨你不拿主意。”
“我知道,可是我好像就是得了解所有人的感受后,才能下决定。”
“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更没法下决定。”
苦笑着点点头,顾峰一脸无奈。这无奈正在破坏着他和张蓓的关系。
我决定用更直接的方法,把张蓓也请进咨询室,利用他们的亲密关系来解决顾峰的心结。
首先,我给了他们每人3分钟向对方倾诉,要求倾听的人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不能随便打断。
倾诉的主题是:“你平常会关注自己的情绪吗?情绪不好的时候通常会怎么办?”
张蓓和顾峰对我的用意有点摸不清,但也怀着疑问认真做起来。3分钟看似很短,两个人在倾诉中却分别瞄了两三次我的计时器。
3分钟结束后,我让他们分别给彼此一个回馈。
顾峰说:“我挺诧异的,女性一般更情绪化。没想到小蓓并不经常关注自己的情绪,这点和我有点像,通常心情不好都先转移注意力,实在不行了,才会面对问题。”
张蓓接着说:“顾峰在我眼里特别坚强,今天听他一说,原来他也经常有烦心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像鸵鸟一样能躲一时先躲一时。不过,我今天才知道,他还是很敢于承担的,当他闷闷不说话了,一般就是情绪不好了。”
我点点头,给了他们一些鼓励,接下来要求他们用5分钟的时间向对方倾诉,倾诉的主题是“一件你最自豪的事”。
张蓓觉得自己的创意天分得到认可很自豪;顾峰最自豪的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组建自己的家庭。
最后,我要求他们用10分钟的时间向对方倾诉,倾诉的主题是“你当前最担心的事”。
10分钟结束,两个人都还在继续说着。而我也能够看到,这一次冲击的作用正在他们的内心激荡。
这回我再次使用彼此反馈的方法。
顾峰先开口:“没想到她在担心怎么和我的家人相处的事,而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我从小就家人很多,习惯了,觉得很容易很自然,没想到身为独生子女的小蓓会感到手足无措。而我一直以为她是嫌弃我的农村出身,觉得婚礼不够档次在和我闹别扭。”
张蓓先是对顾峰的话小孩子一样撇撇嘴,才说:“我一直都觉得他特别独立,特别成熟,总之从没想过他会自卑。我对一些细节的疑问会让他惴惴不安,我一直觉得他特护他们家人。现在看,他挺痛苦的。”
说到这儿,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解决了心理问题,我们的咨询进入了实质阶段,如何解决婚礼问题?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婚礼也是心理仪式的一种,既然是仪式就必然要实现某种功能。对于张蓓和顾峰的婚礼,不但要实现普通婚礼的功能,如宣告成婚,还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功能:
1.帮助张蓓和顾峰的家族成员建立关系。
2.通过婚礼确定顾峰的心理地位,完成自我认可和家族认可。
基于这些,我们决定策划一个与众不同又具有功能意义的新式婚礼。
第一个想法就是积极的态度和频繁的会晤。之前,顾峰的父母会担心委屈了城市媳妇,提意见总是小心翼翼,而张蓓的父母又会担心对方觉得自己摆谱,有想法总要三思过后才表达一分。其实,这样使得问题越弄越多。大家往往寄希望于婚后再慢慢建立关系,其实,恰恰相反,繁复的婚礼仪式不但有着吉祥寓意,还为建立新家庭关系提供了最佳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家庭通过沟通、合作建立起的亲密关系会更稳固。
第二个想法是主动角色互换。一般在男方这边的婚宴,新郎会更像主人,新娘子会羞涩被动。有时婚礼都结束了,新娘子还认不全新郎家的亲戚,显得紧张尴尬。在女方这边的宴席也是如此。这次,我们决定来个颠倒。在男方家,由新娘子主持,除了习俗上的礼节外,婚宴一开始干脆就拿出女主人的姿态,主动出击,认亲人,认辈分,建立关系,求得认可。在女方家,关于新郎的讲究相对少一些,那么新郎完全可以从婚宴初就开始全权打理。主动的态度会让对方的家人感觉非常舒服,会更愿意接纳新的家庭成员。
第三个创意来自张蓓的灵感,在正式婚礼前安排一次比较正式的双方父母的会面。而这次会面的主要任务是在一个更安静的状态下,接受父母的祝福,得到对方家长的接纳。当然,这仍然是仪式性的,双方父母会准备一份档案,包括自己子女的出生证、成长照片等资料,交给对方保管,也预示着从此这个生命将由另一个人真心珍爱了。
当然,关于婚礼细节,我们还想了许多小招数,比如:拜过高堂后,对对方父母分别外加一个拥抱;新郎新娘不光收礼,还为重要的家人各自准备了小礼物。从被动到主动,其实多了很多细节,可张蓓和顾峰却显得非常兴奋,这才是他们渴望的属于自己的婚礼!
图文无关
(文/侯文君)
本文未经博主允许,请勿转载
文章出自《婚姻与家庭》杂志2008年7月下半月刊
更多精彩文章,请翻阅《婚姻与家庭》杂志
上半月邮发代号:18-148;下半月邮发代号:18-198
定购电话:010-6527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