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同居有利有弊
我们应该看到,银发同居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慰藉单身老人孤独的心灵,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温暖。但银发同居也问题多多:因为不受法律保护,直接导致男女双方的生活不稳定性,不利于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当双方出现矛盾,无法继续同居下去时,容易引发财产、房子和子女态度等诸多问题;大多数单身老人同居害怕被外人知道,与社会有不同程度的疏远,一旦关系破裂,老人会遭受更大的心理伤害;银发同居还可能给一些道德不过关的老人以可乘之机,极少数老人打着同居的幌子骗取感情和钱财;还有,愈演愈烈的老年人同居对年轻人的婚姻观念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单身老人的情感也需要得到宣泄和疏导,也需要精神慰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心态来看待银发同居,不鄙视,也不赞同。我们更应该看到,由于老人自身的原因,许多单身老人同居都是以美好开始,而以混乱和纠纷收场。首先,老人同居时彼此带着防范的心理,这就失去了婚姻双方应有的坦荡和真诚;其次,老人几十年的生活经历让他们的习惯和性格已经定型,没有可塑性,这很容易与对方发生摩擦和碰撞;还有,很多老人同居时没有得到双方子女的理解,有的子女即使采取默认的态度,其内心深处对父母的同居对象也是排斥的,因此,一旦两位老人有了矛盾,很容易就将战火烧到了双方子女身上,从而导致同居关系彻底破裂,昔日恩爱的双方反目成仇。
银发同居不是非法同居
银发同居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婚姻、时髦而又前卫的结合方式,这种生活与青年人同居有着本质的区别:年轻人同居以感情为基础,以婚姻为目的,内容上完全等同于婚姻生活;而老年人同居多属于扶助性的搭配生活,性不再是生活的主要部分,也不具备生育这一功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婚姻家庭研究学者王振宇认为,老年人同居绝不是非法同居,非法同居是有配偶的人再和他人同居,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而老年人同居只是两个单身的人住在一起。现在社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我们不应该歧视老年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每一个健康的老年人都希望有伴侣,都有享受性生活的愿望,如果不加以积极的引导,而一味指责和羞辱,会导致老年人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
北京律师事务所肖卫东律师认为,老年人“非婚同居”行为尽管不违法,但这种行为往往导致将来的财产纠纷,导致违法婚姻大量存在和婚姻家庭的不稳定,不利于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应该建立合法的两性关系,新《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为老人的再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即使以后真的合不来,婚姻无法维持,再分开也很正常。
本刊以为,单身老年人无论同居还是再婚都要三思而行,不要出于功利色彩,应根据感情的需要走到一起。老人同居或再婚要想幸福,双方都要真诚、宽容,不要拿对方与以前的配偶进行比较,同时妥善处理好财产、房子和子女的关系。当然,老年人双方最好能办理再婚手续,用一纸婚书给爱加一份保险,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此外,我们还要奉劝一些做晚辈的,如果你们真的爱父母,孝敬长辈,就不要横加干涉老人的感情生活。尊重他们,顺从他们的意愿,为他们创造宽容和谐的环境,引导他们顺利地从同居生活过渡到再婚的轨道上,让老人们幸福地、踏踏实实地安享晚年。
武林秘笈:
银发同居幸福法则
任何事情都有规可循,讲究章法,老年人搞对象也不例外。按照下面的步骤操作,您晚年幸福的感情生活就不会是镜中花水中月,同居或再婚也可以成为一道美丽风景,让您“老来俏”。
1.充分了解对方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以及不良嗜好,像年轻时拍拖那样,“打牢基础再建房子”;
2.动机单纯一些,思想单纯一些,就是找个合适的老伴过日子,不把对方当提款机,当饭票;
3.搞掂自己的子女,做好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接受对方,让子女有充分心理准备:自己马上要有个新爹(妈);
4.搞好群众工作,了解清楚对方的子女和主要社会关系,力争尽快得到对方子女的认同,得到对方亲朋好友的认同;
5.同居前“亲兄弟明算账”,把双方的金银细软(包括私房钱)、房产进行法律公证,与双方子女进行协商,或者事先立好遗嘱;
6.心胸放开阔些,善待对方及对方的子女。允许对方以适当的方式怀念以前的配偶;
7.如想与对方长相厮守,尽快去民政局把结婚证领了。
子女须知:
善待长辈的“银发同居”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子女千方百计阻止自己的长辈找老伴儿、再婚。他们狭隘地担心另一个人会夺走长辈对自己的爱;害怕长辈的房屋、财产被别人分走,恐惧周围不利于自己的舆论。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作为子女,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应该以感恩的心对待他们,我们应该明白,儿女之孝与夫妻之爱是完全不同的,是不可替代的。给父母提供再优裕的物质生活,也比不上给他们找个老伴,让他们精神不寂寞。同时,为人子女,不要总是盯着老人的房产与财产,那毕竟是他们一生的辛苦积蓄,他们有权利自己处置。年轻人最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如确有必要,可将这些问题充分协商后签了协议并进行公证。
长辈再婚后,咱们做子女的要尊重、善待老人的另一半,和他们搞好关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遇到老人之间发生摩擦,应该诚恳地与对方的子女取得联系,共同做两边老人的工作,不偏不倚,秉公办事。
老人晚年生活幸福了,难道不是我们做儿女的脸上的光彩和福分吗?
江湖高手:
“浪漫妈妈”彭玉的再婚幸福经
彭玉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老伴去世几年后经人介绍,在年近花甲之时认识了著名的脑外科专家陈久荣。幽默开朗的彭玉第一次到陈久荣家时,看到对方160多平方米的住房吓了一跳,诙谐地对陈久荣的儿女们说:“这房子都是你们的,不属于我,我就要你爸爸一个人。” 一句话,把她与陈久荣子女们的关系拉近了。
与陈老结婚前,有老姐妹劝彭玉:“你就这么有把握,要不先同居一段时间再说?合不来就撤。” 彭玉爽朗一笑:“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婚后,彭玉与陈久荣相敬如宾,互相体谅。彭玉知道陈久荣与前妻共同生活了50多年,感情很深,陈久荣怀念前妻,她从不嫉妒,有时甚至提醒陈久荣祭奠对方。
彭玉在外地拍戏,规定陈久荣必须去看她一次。彭玉在拍《老爸老妈兄弟姐妹》时,正逢情人节,陈老送给她99朵火红的玫瑰,引起剧组一大帮年轻人的惊叹和羡慕。在彭玉本命年时,陈老特地买了红袜子、红腰带给老伴儿,希望她平平安安。
平时在家里,有时陈老写作时间长了,彭玉就会拖着他出门散步。花前月下,两个老人手拉着手,走一路,笑声也洒了一路。
彭玉与陈久荣的子女关系很好。陈久荣的孩子们出去玩,她要求孩子们把她也带上,她性格平和、心理年龄只有40岁,说话风趣幽默,与孩子能打成一片,很有共同语言。孩子们结婚、生孩子、搬家,她总是忙前忙后地张罗,还正而八经地送上红包和鲜花。陈久荣的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浪漫的后妈,和彭玉之间没有一点儿隔阂和距离。
少一份私心,多一份真诚;尊重对方,爱对方的孩子;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这是彭玉晚年再婚幸福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