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老师:
心很累,你好!
这一连串的追问我没有答案,只能根据你信里间接提供的背景材料为依据来分析判断。因为你父亲的离去把她对人生的爱和乐全部毁灭了,现在剩下的只是不得不活着。因为有儿女在,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痛苦地活着。这活着里面没有快乐,没有希望,只有一份沉重责任:为儿女活着。因此她就会抱怨。在她的潜意识里:我为你们活着,你们也必须为我活着;我想你好好学习,你必须照办;我让你往东,你不能去西,否则就不平衡。因为她把自己遭受的“不幸”当成了一种对儿女要求升级的资本(你可以回忆一下,爸爸在世时,妈妈的心态和对你们的要求是不是这样的)。
好多单亲家庭的母亲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是悲剧。记得一次,一个单亲母亲来向我诉说自己多么痛苦和不幸,孩子多么不听话,让她多伤心;而她又是一个多么无私的母亲,只会奉献、不会索取。正当她期待我的同情时,我平平静静地对她说:“你知道你多自私吗?你不仅会索取,而且会敲诈,是情感敲诈。因为不幸,你就必须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否则你就失衡。到底是谁给你造成不幸的,是孩子吗?不要觉得丈夫去世了只有你一人痛苦,孩子失去父亲更痛苦!丈夫你可以再找,可孩子们到哪里去找自己的爸爸?孩子心灵的创痛你体味过吗?”这番话让这位母亲先是目瞪口呆,后是痛哭流涕。她的观念变了,态度行为都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自然趋于和谐。
你的母亲也要从这个角度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否则你和你弟弟都要受到来自于母亲的“情感敲诈”,尤其是你弟弟。他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承受能力有限。过高要求、过严限制、过于压抑都会导致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甚至是人格扭曲。现在他年纪小没有反抗的力量,等他再大一点,这种不健康的家教,必然出现逆反等更可怕的后果。
我不知道你多大年纪,但你能给我写信来解决这些问题,说明你的意识很超前。作为姐姐,你首先要从这种沉闷压抑的氛围中跳出来,以积极的态度为弟弟做适当的心理调解和支持。告诉他:“逆境和孤独是培养思想、让人深邃的机会。我们没有别人幸运,不等于我们比别人不幸福。我们这样的家庭境遇利用好了最锻炼人,也最催促人早日成熟。”
这样,你便能从中感悟到所谓幸运家庭所没有的功课:比如将来做个什么样的妻子,做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做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当这些问号都变成追求和探索的时候,你的生活自然就有了目标和方向,你未来的人生就会少走许多的弯路。很遗憾,这种间接的信件咨询总有非常大的遗憾和不足,如有不当之处,请谅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