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换五种爱语,让我们学会挽救婚姻(之一)

(2006-05-22 10:28:40)
分类: 婚姻急诊室

  自本刊设立了“新希望情感热线”以来,读者纷纷打来电话。在咨询中重复率最多的词语就是—我太累了。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为什么婚姻变了味儿?为什么我们越爱越陌生?越爱越没有感觉,这么精疲力竭……

  本刊联合新浪网女性频道进行了一次婚姻满意度调查,在参与调查的4692人中,有57.42%的人认为婚后情感有显著变化;48%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婚后的情感在走下坡路;更有69.44%的人认为情感已经进入了“衰竭”状态!

  如果把爱比成一个箱子,结婚时,爱箱都是满的,为什么后来它却变得越来越空虚?也许有人把爱箱当成聚宝盆,以为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爱,根本不需要努力填满它。也许有人很委屈:我为爱付出了很多,为什么彼此爱箱还是空空如也?也许因为我们给予爱的方式对方无法接受。

  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对爱的语言的诠释不同,所以我们对爱的理解不同。如果我们不知道对方的“爱语”,就像“对牛弹琴”,很难知道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更不会懂得如何爱一个人。

杂志报纸上经常有这样的文章:《让爱燃烧起来的365招》《让男人爱你的10大秘笈》……爱似乎有很多招术,但其实爱只有五种语言:语言之爱,时刻之爱,礼物之爱,服务之爱和身体之爱。

  我们一生都要使用这五种语言,但这五种爱语中总有我们的“母语”,也就是我们的主要爱语,如果它没有得到满足,爱就像气球一样随时间而干瘪。

  当我们处于爱情的漩涡时,往往调动全身力量,用各种“爱语”表达情感,可当进入到婚姻,我们开始使用对自己来说最舒服的“爱语”时,问题出现了:我们忽然发现不来“电”了,形同陌路,因为我们都开始用自己的“母语”发言,我们努力付出爱,可对方都听不懂,于是爱箱就在无意义的磨损中日渐空虚。

  陷入一场爱,不需要理智,但是延续这场爱却需要一生的学习。当我们陷入围城的绝望时,我们最容易做出三个选择:一是忍辱含愤,痛苦一生;二是一拍两散,各自上路。

  对前两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逃避,逃避自己的成长,逃避责任。第三种选择,则要花费力气,但收获的却是成熟果实。我们学习如何爱对方,不是出于本能或者情绪,而是结合了理智,我们应该懂得按照对方的口味烹制爱的大餐。

 

一、言语之爱: 爱是“以货易货”

 

  马克·吐温说:“一句赞美的话能让我多活两个月。”照马克·吐温的标准,一年夸他6句话,他的爱箱就会保持供需平衡。但是我们的婚姻恐怕需要更多一些。

  相貌堂堂的他曾有很多漂亮女友,但最后让他结束王老五生涯的,却是其貌不扬的她。她没有出众的三围,没有高贵的出身,她只有一张甜蜜的嘴,可是就是这张可爱的嘴,却让他神魂颠倒。

  结婚以后,他却发现妻子完全变了,她开始专心致志做女主人。他一天到晚只见她在眼前忙来忙去,大搞卫生,他很想听老婆说几句暖人心的话。可是她再也不说了,不仅不说,她的话反而日渐尖酸刻薄。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她说起以前的那几个追求者,他们如今个个都是成功者。

  她觉得他简直成了工作机器,她很怀念他们同居时一起做饭的温馨,可是现在他一回家就在家里躺着看电视,不耐烦地举着脚等她拖地。她同意丈夫的确让她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富裕日子,可是他在家里一点儿忙都帮不上,拥有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他看来,她用花言巧语“欺骗”了他,他的爱语就是需要“肯定的言语”。过去他刷碗的时候,她温柔地说:“我喜欢你刷碗的样子,感觉跟你一起干活很温馨。”现在她却说:“你再不刷碗,苍蝇就替你刷了。”

  当初她追他时,确实是花了一些小心思,她不愿意“不自然”地生活下去,过日子要那么多甜言蜜语做什么?

  她希望他能帮她重新布置房间,可是这件事说了半年,他却毫不理睬。最后,他们终于爆发了一场大战。

  她哭着大喊:“结婚后,我不认识你了!”

  他冷冷地说:“是啊,也许现在的你我才是最真实的!”

 

麦多分析:

  结婚前她用语言传情达到了追到他的意图,他认为她是他的知音——只有她懂得欣赏他,理解他。他认为这是表示爱的方式。但她对爱的理解是“爱的行动”,结婚以后,她放弃了他最需要的“爱语”。“爱箱库存”开始下降,从“爱语相对”走向了“恶语相向”,长此以往大家能不累吗?

  其实,爱就是“以货易货”的“交易”。你必须拿出他认为有价值的爱,他才会拿出符合你要求的爱来。谁先明白这个道理,谁就是爱的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