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没有坚果谭

(2012-03-26 15:52:45)
标签:

杂谈

科学没有坚果谭

 

谭理事

 

坚果,松鼠会,在我谭理事的新浪微博广场上,看见这些词汇,就点了进去,在我的印象中,这是我第五次观看这个网站的内容了。

 

内容

 

和以前一样,这个号称松鼠会的一群吃坚果的英雄们,写的“科学”内容,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吸引人的东西;像我谭理事“空间本磁”这样子的自认为四字盖西方的观点,几乎没有,。。。。

 

似乎所有的内容,都中规中矩,非常“科学”,和学校的教材非常接近?为什么没有创新,我们ZF大声疾呼的创新?

 

坚果,就是结果,松鼠吃坚果,就是吃现成的?怪不得没有创新,原来尽管努力再努力,但是总是吃现成,总是吃现成,能有创新吗?

 

那些是现成的呢?牛顿力学是现成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是现成的,化学是现成的,连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都是现成的,。。。。

 

科学史

 

从科学史看,西方人的东西,原来都不是现成的。不仅不是现成的,还是从许许多多的错误中,反反复复地推理中,在空想和实验的反复折腾中,才得出正确的结果的:这些结果,在中国的课堂上,就被中国的师道尊严的老师,当成当然的结果,现成的结果,在高考试题中,给年轻的学子们,灌了下去,所以,在中国,科学就成为了一个完全正确的结果,不是坚果,而是苹果,软软的,只要甜甜吞下去,就中国人在地球上的天下第一的聪明度,老子的“道德经”理解起来都不困难,这西方人的数理化,简直是小CASE了!

 

 

对于结果的理解这样子的容易,为什么没有创新呢?创新和理解结果不是一回事吗?

 

然也!!!!!!

 

文化

 

 

科学坚果的名字,就绝对地表明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太看重结果的文化。一个太看重结果的民族,在经济学这样子的以人为中心的学问实践中,是可以产生纠偏效应的,如主流经济学家的哑口无言和中国模式的诞生,但对于物理学这样子的“纯”科学而言,理解结果,没有太大的意义!

 

爱因斯坦的波粒二相的结论,明明就是一个伪命题:波是无处不在,粒子有自己的位置,明明矛盾的概念,再怎么理解,也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确实是坚果,可是啃开了,有意义吗?

 

宇宙大爆炸理论,把一个远离地球的膨胀,“用彼此离开”奇妙地替代,把天文学的时间,替代了其它所有的可能的时间,一看就是错误的,如果把它当成坚果去啃,牙齿会不会被暴落?

 

爱因斯坦的E=MC2,就是用人类可见光把能量和物质质量联系起来吧了,实际上,核爆炸的实验证明,核爆炸产生的能量,比这个公式计算的能量要大得多,老是去理解这个公式,把它当成一个坚果去啃,是不是要浪费许许多多的口水?

 

误区

 

我有很大的HL,西方人是不是知道,东方人喜欢并看重结果,就把“科学”结果,吹得神乎其神,让东方人在结果的漩涡中打嘴仗,满脑子都是结果,从来不去关心结果的来源和发现结果的过程,以至于西方人能够永远占领科学技术高地?

 

在中国的课堂上,没有学生发问,因为,中国的学生认为,老师讲的都是真理性质的“结果”,怎么能够向结果真理发问?而西方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是这个结果是怎么样子发现的,其中,发生过许多的错误,如果现在要发现这个结果,要怎么样子做?于是,学生们就有自己的想法和新的实验手段了,进一步的创新就是有可能了。

 

发现结果而不是理解结果,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啃开坚果远远不如发现坚果的意义重大!

 

感慨

 

就聪明度而言,西方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结果是中国人的聪明度天下第一,韩国人第二,日本人第三;但是,如果聪明用的不是地方,再聪明,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理解西方人的科学而言,最重要的是发现过程;想当年,大家钱学森在黑板上推导公式,一步一步的;有学生不耐烦,“老师,你在干什么呢?”,意思是直接谭结果不就行了吗?中国没有钱学森第二,也是因为,直接谭结果,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什么都不需要过程,国有企业,国家财产,直接分了,不就大家都富裕了吗?管这些财富的积累过程干什么?管那些创造财富的“傻蛋”们干什么?分了就好,管下一步能不能保住财富,有什么意义!!!!????

 

中国的这些经济学家,比那些研究物理学的,更加注重结果分配:就是效率分配。他们把西方人美化得漂漂亮亮的经济学直接拿来,从来不从实际数据上,老老实实分析西方人的财富积累过程,那样子,很麻烦的,。。。

 

结果是,公司由于新人笑旧人哭从成本看效率上去了,社会维护成本同时上去了,大量的POLICE在街上查看行人的身份证,让人叽叽喳喳紧紧张张的,还有心思搞发明搞创新?

 

创新

 

重视过程而不是理解结果,这才是我们要在一切方面,作出的痛苦的根本改变;就我们这么聪明的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而言,做到这一点,我想应该不是特别困难的:只要我们有心,使力在理解科学的创新发现过程中,中国的学生们肯定用不着背那么多的“科学”结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