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社会活动 |
前些天在杭州做家族企业巡回论坛的时候,我邀请了几位同仁和我一起回答大家对于家族企业感兴趣的问题,以下是选取的一些对话实录。
有人说:提到家族企业,别人普遍都会有这样一个最担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是人治高于法治,就因为人的决策力太大了,所以在家族企业中说想开了你,就把你开除了。
我觉得:人治高于法治,在非家族的企业中也是同样的。在国企,你得罪了厂长、书记,说明天让你走人,你就也得走。因为管理是以权力和利益构成的一个特殊架构。只要权力管理存在,我就说了算,我说错了也得按我说的做。人治是管理的基本特征,法治是管理的环境特征。就像小布什,他就有很大权力,法治是对他有制约,不让他权力太大,但是离开他的管理,光靠法治而没有人治也是不可能的。管理是由人来做的,最高权力人的权力一定很大。法律是为了制约权力,让人的权力不走歪,但不是让人没有权力。没有人治的法治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法治让人治变得理性变得科学,不要让人治变得盲目、野蛮。
有人说:在家族企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比较复杂。
我认为:其实在非家族企业,在所谓的那些职业化公司里面,老总一换,底下人都换是常事,也很复杂。只不过是有另一套规则。家族企业的老板起码不偷自己的东西,而有些国有企业老板,他是要把企业的东西都偷走,是工人自动组织起来维护企业,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
有人说:您的三权组合的六种模式中是不是有一种是慧聪最理想的模式。
我觉得:像微软、沃尔玛、摩托罗拉等等世界知名企业,它们的基本方式都是家庭控股的,他们把受益权和管理权社会化了,这是最好的。而与它相对的是世通公司和安然公司,他们没有家族控股,职业经理人力图摆脱董事会制约,于是就做假账。
李嘉诚的企业是家族企业,李嘉诚的儿子又办了TOM。它的家族企业上市了,它的权益社会化了。于是上市以后,用权益社会化拿住了一大批职业经理,这样它的管理就社会化了。其特征就是“家族控制下的社会化企业”,这是最好的模式。
想一想,没有家族控制就会有其他人来控制,就会出现代理人问题。职业经理人倒腾完了拿着期权股份走人了,这是不好的,事实上这种公司在美国是不成功的。
关键是这些话没有人说。我们现在听到的就是家族企业必须实行职业化管理。但是,创业时期的家族企业往往不需要职业化,至少不是很迫切,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却很迫切。真正把企业做大了,需要社会化变革的时候,职业化是社会化的一部分。如果离开了社会化去谈职业化,那是不可能的。家族领袖本身也未必就不职业化,甚至可以说他们相当职业化。家族企业需要社会化,职业化是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手段,不是离开职业化就没有社会化。不是说把家族企业的股权都分给社会,分给大家,就职业化了。国有企业是典型的非家族企业。国有企业的职业化服从于它的行政体制、等级制,是非社会化的,企业家往往无从施展,教训更大。
所以我觉得,现在许多理论传播的东西,摧毁了不少家族企业家们的自信心。他们做企业做得本来挺好,一听那些教授说自己不行,他就认为自己不行了,就找职业经理人来,碰上捣乱的那就得不偿失了。要让他们客观地认识到,你这种模式是能做好的,你这种模式是不需要两个经理来操作的。最重要的是在你家族控股的基础上把你的受益权社会化,让更多的人与你一起享有企业发展利益的时候,你就能够把你的管理团队社会化了。这是一个过程。
前一篇:晋商文化与家族企业
后一篇:Dialogue......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