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错怪你家“较真”的宝宝了,孩子秩序敏感期家长怎么面对?

(2015-10-29 11:02:56)
标签:

杂谈

孩子固执的坚持某件事物的顺序,这些对大人来说不可理解的事情,对宝宝来说也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事实上大部分宝宝在2岁多的时候会进入一种让父母疯狂的“较真”状态,他们会极其严格的坚持在大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比如:


  1. 门铃响了必须他去开门,如果别人开了,他必须让客人出去,然后重新进行开门这个过程

  2. 袜子必须先穿左脚,再穿右脚(处女座的妈妈也无法理解吧)

  3. 爸爸的衣服妈妈不能穿,其它用品也要遵守这个规则

  4. 家里人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才能吃饭

  5. 玩具玩完之后必须放到原来的位置(这点貌似还不错)


类似的例子特别多,总结下来就是在顺序、空间、归属上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秩序执行,否则就大哭大闹。


这种情况下耐心的家长可能会进行引导,或者教育,着急的家长估计就会直接斥责孩子了,认为这是典型无理取闹,其实你是完完全全的错怪孩子了。


孩子这种“较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表示他们进入了秩序敏感期,这事就和学习走路一样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只不过悲催的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罢了。


秩序敏感期的定义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


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则指向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秩序感的表现形态有安全感、归属感、时空感、格局感、规则意识等。


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后家长该怎么做


1

了解秩序敏感期,理解孩子的固执


不知道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有多少妞了解秩序敏感期这个阶段,如果你是通过这篇文章才了解,那么可以百度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还挺多的。


还有一点我个人的体会分享给妞儿们,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内在的规律,无论你是硕士还是博士,只要不是研究儿童成长的,在这方面就应该有一颗充满敬畏的心,感觉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别上来就武断的认为应该如何如何,而是应该通过学习,去认识了解规律,然后加以引导。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是为了和你作对的,他们看上去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大多是有原因的,你要做的就是找出原因,然后正确引导,或者啥都不做心平气和的面对。


2

尽量创造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对于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家长应该尽力去满足他对秩序的要求,比如穿袜子他要先穿左脚,那就穿呗,没必要因为觉得这是“矫情”而故意去改变,如果这么做了“矫情”的反而是家长自己....


另外家长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比如固定的睡眠仪式,让宝宝在固定的餐椅上吃饭等等,这样不但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对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有帮助的。


3

多带宝宝走走看看,让他们了解世界的不同


对于处于敏感期的孩子,除了尽量满足他们对秩序的渴求,家长还可以多带他们接触外界的环境,让他们多看,多了解秩序的多样性,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明白什么是表面现象,什么是真正的规则了。


4

好好利用秩序敏感期


如果宝宝坚定的认为晚上睡前必须刷牙,吃饭的时候一定不能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想想是不是就暗爽到内伤。


在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的时候,把这些好的行为传递给他,继而形成习惯,绝对事半功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