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才背后的科学之“秩序感”——曾圣耀

(2015-07-23 10:58:20)
标签:

杂谈

曾圣耀(Kevin S. Tseng):美国Xavier University蒙特梭利教育研究所教育硕士,资深蒙特梭利和因材施教发展专家。


秩序感是生命体对于事物的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事件发生顺序和谐、有序的要求,学前期的孩子,就处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内心世界里,于是有了蒙特梭利教育学派提出的“秩序敏感期”。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ba4707e366d2c5f0473a3f783afca628.jpg


这个时期一般都认为在6岁前,而秩序感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中有以下三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01

秩序感是安全感的基础

由于生命产生之初的弱小感,幼小的孩子在习惯了教养环境中的日常安排后,就会非常期待周围事物的运行都是可以按照期待发生的,这样才可以让她们感觉自己对生活是有掌控能力的。一旦这个秩序体验受到挑战,孩子就会变得非常不安,对环境的安全感产生怀疑。


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人的安全需要时指出“儿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种表现,是喜欢某种常规的生活节奏。他们仿佛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秩序的世界。”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956bc0a67c2d9b3fc5e760b1af6854af.jpg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是其安全感的基础。

02

秩序感是道德感的基础

因为对环境和生活的秩序有所要求,在孩子眼里,凡事都是有对错之分的:东西摆放在这个地方,就是对的,摆放在那个地方,就是错的;爸爸的东西,爷爷不能用,妈妈不能用;有人按门铃了,应该我来开门,你开就不行……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f4de8073070b492248a76d6cd228ca65.jpg


这类对于事物存在格式和发生秩序的要求,虽然机械,却是孩子最初的规则意识,也是其道德感的基础。因为道德正是人与物、人与人间所建立的各种规则。

03

秩序感是条理生活习惯的基础

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往往会以为世界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存在的,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尽量给孩子建立科学规律的作息安排、布置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的物权和归位意识,则孩子更容易养成条理的生活习惯。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7faa0b7c4bad7fd054df2d0940f73b00.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895ac9c1937c8cf7deabb7f9e319673b.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