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轻松交往N招

(2010-12-10 09:45:31)
标签:

东方爱婴

早教

0-3岁

宝宝

育儿

语言表达

游戏

轻松交往

分类: 教育宝典

   

http://s15/bmiddle/487f7637t9704b8d3b39e&690 

    每个人、每天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与他人沟通和协调,合作完成工作。人无法离群索居,从你出生时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就在你的人生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知道,孩子一出生就具备与成人交往的能力,哭是他引起成人反应的主要方式;当你对宝宝说话的时候,他会用眼睛看着你,会配合你的话语挥动小手,还会无意识地笑。似乎年龄越小的宝宝,越能通过他毫无障碍的微笑和咿咿呀呀与人取得良好的交流。反而,随着时光的脚步,这种与生俱来的交往能力似乎会慢慢减弱,每个人都要重新开始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在0-6岁的这几年中,孩子总是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期内,会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一般在2岁半左右,孩子开始进入社交的敏感期,他开始不满足于自己玩或者仅仅跟父母在一起。他开始更多地关注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向往和他们一起玩,但又有些胆怯和紧张。不用着急,孩子会逐渐放松并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融合到环境中去,他会学着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学着用自己的能力尝试不同的交往方式,并从中找到乐趣,积累成长的经验,也许他还会遇到困难,需要你的帮助。


父母需要多角度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下面的技巧、方法仅供您参考:
1
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交往态度直接影响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要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温暖家庭。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块游戏、娱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从小就会形成一种喜欢与人亲近的态度。而孩子在外遇到挫折和苦恼,也会因为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而很快恢复。
    父母要从小为孩子创设交往机会,多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带孩子探亲访友,扩大接触面,让孩子有机会和各色人等交往,体验交往的乐趣。当孩子年龄大点,就可鼓励他与陌生人说话,锻炼他独自去新地方办事,并给予赞许和欣赏。
2 提高语言能力
    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语言沟通。2-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父母要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宝宝看图片和幼儿书籍,让宝宝多听故事,也要让宝宝学习讲故事、编故事,还可以将宝宝的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目睹的事情编成故事,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为孩子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一个孤陋寡闻的人,他的语言往往贫乏,反之亦然。
3 掌握交往技巧和规则
    孩子需要学会在交往中,懂得礼貌,会合作、会分享。守规则的孩子往往更受同伴欢迎,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
    ● 多考虑小伙伴的建议和意见,观点不一致时,要互相商量。
    ● 游戏时要遵守规则,输了不要耍赖。
    ● 想和别人一块玩时,要有礼貌地提出要求:我也一起玩好吗?咱俩交换玩具行吗?
4 以诚待人,宽以待人
    与人交友必须真心实意,否则友谊不能长久。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朋友的缺点要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懂得接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关键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友好相处。
5 懂得积极倾听
    小勇很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但小朋友却讨厌他,因为,在家里总是他说了算,养成了他听不得别人的一点意见的习惯,这样当然很难与别人合得来。因此,要教育孩子尊重小伙伴,别人讲话或提建议时,要集中精力听,理解别人的意思,不随便插嘴打断别人,遇事应由大家一起来商量解决。
6 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不善于发表意见的孩子,父母可以先分析原因,有的可能是害羞,有的可能是缺乏主见。然后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让他先在家中亲人面前多谈,然后在几个好朋友面前发表意见,最后在大庭广众面前大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7 理解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许多事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成功。例如,各人霸占一小堆积木搭不出什么好看的造型,而大家合作,充分利用积木,就能共同搭出各种好看新奇的造型。一支球队,如果每个队员各顾各,决不会赢得冠军,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既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又能产生“百川汇成海”般的澎湃力量。
8 学会悦纳别人
    所谓悦纳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只有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

http://s2/middle/487f7637t9704bcb8cc11&690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父母有几件必做的功课,下面的技巧、方法同样仅供您参考:
1 选择适合的伙伴
    追求玩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父母可以发现,初生到一周岁左右的孩子,最依恋父母。但一周岁以后,孩子开始不满足同父母的交往和游戏,而越来越强烈地希望同其他小朋友玩。从1岁到3岁,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逐步完成从亲子交往向同伴交往的过渡,获得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给孩子找合适的伙伴是父母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伙伴的3种主要类型:
    ● 同伴:在孩子所处的环境中,可以满足他友谊需求的人。一般是与他年龄相近的孩子。
    ● 玩伴:与孩子一起游戏、活动,他们可能是任何年龄或性别的人。
    ● 朋友:孩子不只和他们在一起玩,还会和他们互相交流知识,交换意见和见解,互相鼓励和支持。
孩子交友的方式
    3岁以内的宝宝如果同所接触的同伴只限于承认,他将会逐渐变得不安与好动。起初,同伴间的交往方式是“平行式游戏”,后来逐渐发展为“合作游戏”。“平行式游戏”是说玩相同或类似游戏的孩子们在一起玩,但他们之间并不交流,互不干扰。“合作游戏”是宝宝与同伴为着某些共同的游戏目标而在一起游戏,彼此分工、合作,有一定的组织性。这种游戏形式一般出现得较晚,往往在4岁左右。
孩子伙伴的数量
    一般来说,孩子的年龄越大,所需要的同伴数目也越多。3岁以前孩子有两三个玩伴就很高兴,无论是家中成员还是同龄的朋友都可以。玩伴多的孩子,往往更加机警、灵活。
孩子的交友习惯
    大多数孩子更倾向于和与他年龄差不多的玩伴一起玩。但比他大的孩子可以给他提供更新鲜的游戏内容和信息;而同小一点的孩子玩时,孩子更像个小大人,有更多的主宰权,这时他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和锻炼。
    总之,为了使孩子向玩伴学习良好的习惯以及模仿玩伴的优点,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做父母的替孩子选择适当的玩伴是件很重要的事。
2 避免家庭成为孤岛
    父母应该避免自己的家庭变成一个不与外界接触的孤岛,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在与他人相处中感受对方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也学会避免自我中心,培养乐于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父母要明白,孩子是需要在人群中生活、学习、工作的。父母要让他从小学会宽容、忍让,懂得理解和尊重,知道倾听和沟通的重要,明白合作和协商的分量,学会努力让大家认可、接纳。这是孩子迈向成功很关键的一步,关系到他一生的发展。
    首先,孩子应该从屋里走出来,早饭前的晨练、晚饭后的散步,都是与邻里相熟的机会。让孩子把住在附近的小朋友邀请到家里来,有了好的玩具、新的图书、好吃的东西,就可以鼓励他去请邻居家的孩子一起阅读、玩耍、品尝,时间一长,孩子们自然就会成为好朋友了。
    其次,休息日可邀请亲戚或朋友带他们的孩子到家里玩,有时也可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去,或相约共同出游,让孩子多与同龄人接触,增长见识、增加交往经验。

 

小贴士

http://s14/middle/487f7637t7580790b706d&690

    交往不仅能让孩子体验到友谊的美好,体验到一起游戏的快乐,还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发展。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在幼儿园、学校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龄人相处,而且能够从容地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而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