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秩序--物归原处

(2006-02-27 11:35:51)
分类: 教育宝典

秩序

——物归原处

在每一个宝宝的心里,都与生俱有强烈的秩序感和美观感,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从出生开始,他已经要求周围的事物有固定的秩序,一旦这种秩序被打破,比如给宝宝换了房间,他会感到不安,甚至莫名地哭闹。宝宝喜欢玩玩具排队,把小动物按高低或是大小顺序排列,宝宝还喜欢把一些小玩具放在大的盒子里,这些都是宝宝要求秩序感的表现。

秩序感是我们周围事物形态体现出的均衡、比例、对称、节奏等因素,能带给我们愉快、兴奋、舒服的感觉。秩序还包括时间的秩序,也就是生活规律。宝宝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秩序感的变化会引起情绪的波动,有秩序的环境会使宝宝的情绪稳定。

宝宝的秩序感是先天而来的。目前相关的生物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研究都表明:胎儿对秩序感就有了生物感应;3个月大的婴儿喜欢与体现对称、比例、均衡的人脸交流,从而获得秩序感,满足心理需求;3岁前的幼儿有着强烈的安全需要,当被置于杂乱无章、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哭闹;当宝宝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容易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如果宝宝长期处在生活无规律的状态,会影响宝宝的健康。秩序感觉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在心理体验上会深化为安全感、归属感。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34岁的宝宝如果有着良好的生活秩序习惯,当他们6岁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自如与和谐。04岁是个体秩序感发生发展的敏感期。妈妈爸爸要顺应宝宝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培养他们有序、合理的生活习惯,令他们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愉快的生活。

在家庭中培养秩序感的方法:

1.大多数的物品,如家具、玩具、衣服等,尽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

2.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地点。例如,吃饭的时间与地点,家人出门及回家的时间等等。

3.例行事项尽量采取相同的步骤。例如,喂食、洗澡、穿衣以及睡前活动等。

东方爱婴课程中培养秩序感的方法:

1.   教室的环境是有准备的,有秩序的。

2.   教具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摆放在教具架上。

3.   玩完了玩具后物归原处。

4.   在操作教具是鼓励宝宝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因为这是和我们阅读和书写的顺序相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