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487f6ce4h9a0c6faeb953&690
周老先生在家中与老墨合影
我国著名的文化大师,“汉语拼音之父”,语言学界泰斗106岁的周有光老人为《心远之殇》作序——
序
咏阁的诗与画要合璧出版了,这是很有趣的事情,值得祝贺。作为一个百岁老人,看到后学能有这样突出的成就,我很高兴,很欣慰,也想为他的集子写上几句感慨。
记不太清楚了,好像咏阁的笔名老墨曾经引起过我的兴趣:并不老啊,这老字怎么讲呢?后来慢慢觉得,老墨这个笔名恰好反映了他的艺术修养和很性情的个性。我想,这个笔名也应该算是另一种时尚吧。
咏阁的外表沉稳谦恭,还是有欺骗性的。其实,这只表明了他的修养。他还有另一面,就是内心很高傲,也很有激情。两面的性格,让他会有孤独感,而且会伴有激烈的内心冲突。当然了,绘画和诗歌就成了他释放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方式。
平日我们两个接触并不多,但仍可以称得上是忘年交。不要看我都一百零三岁了,其实我也很现代呢。我们俩个就有共同的话题呀,比如都喜欢摆弄汉字,都喜欢传统艺术,也愿意对现代文化发生兴趣。我特别觉得咏阁身上的那种传统和现代既凸现又融合的东西,是最有趣味的。
起初,我并不知道咏阁还是个浪漫的诗人,只晓得他是个不错的画家,而且我喜欢他的画风。看了他的诗词和诗歌,觉得同他的绘画一样很有趣味,很独特,有冲击效果。
首先,我觉得他的诗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有很丰富的内容,也有丰富的形式感。传统诗词的格律和变化,他是有研究的。现代诗歌重视时代感和语言的生动性,他把握得也非常之好。我想,这样全面的才情和能力,应该得益于他深厚的学问还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吧。
咏阁的格律诗清新儒雅,很有想象力。法度比较严谨,语境也有传统趣味,这是不容易的。画家的形象思维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他的诗词意境营造的如此之好也就不足为怪了。近代以来,格律诗早已不是我们文化的主流形式。尤其眼下,即便偶尔读到一些今人的诗词,大部分也只能算是不合法度的韵文。像咏阁这样,认真去领悟格律诗形式与内容的诗人已经很少了。
我注意到咏阁的集子里收录了一九七八年至今的近百首现代诗歌。有印象味道的,有朦胧感的,有浪漫的,也有现实主义和荒诞之风融合的东西。整体来看很有思想深度,也很有风骨。
二十年前,我就注意到诗歌界有人在推崇西方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方法,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在人文和历史背景,还有哲学和审美许多方面东西方都不一样,照搬能成吗?中国是世界上有名的诗的大国,渊源太深了。我们的思维本来就是诗性的,我们还是应该立足自己的传统去实践新的东西。读咏阁的现代诗就让我感觉到了民族音韵的传统,还有一些意境也很明显是传统与现代思维方式融合的结果。在我看来,咏阁的现代诗已经代表了一个方向,就是立足传统文化根基,把握时代特性,让诗意和诗境更丰富,更立体的方向。
古人论诗有言志说和缘情说。情志并提,两者关联,我觉得比较客观。尽管咏阁的格律诗与现代诗在题材形式和表现语言上的差异很大,但借助韵律和文字来表达思想与情感却是一致的。说来说去,有一句话我要在最后强调一下:作为艺术家的老墨咏阁,天分很高啊,这可不是后天努力就成的。他的天分,让他能打开更多的门窗看我们这个世界。我觉得,他比很多人都幸福。
谈咏阁的诗还是很需要些时间的,我太老了,精力也不怎么配合我。前面罗罗嗦嗦的这些文字不能算是序,就当是花絮吧。
周有光
2008-12-8
http://s2/middle/487f6ce4h9a0c8e2f1b71&690
周老先生在家请老墨吃饺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