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序《高坪学校特色文化教育系列丛书》

(2022-05-27 18:58:16)

 

掘彰乡邦鸿宝,襄筑教育高坪

——序《高坪学校特色文化教育系列丛书》

 

胡传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地理环境、生产方式、风情民俗和历代史事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中华文化的必然根基和重要板块,其以独有的特色与魅力丰富和拓展着中华文化。研掘和播育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精华,具有培育地方文化自信、保护光大地方文化遗产、实现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特殊价值,更为培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广博丰富的素材和注入强劲持久的驱动力,其意义何其非凡而深远。

古镇高坪,处蓬南之高地,接遂东之要冲,临遂潼之涪江生态绿色走廊,土质禀异,山水毓秀,人文荟萃,孕育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秀文化。西沿涪水缓升而成地理之高坪:土壤微酸,雨露润沛,茶植遍野,茶品上乘,茶业兴盛,茶文化厚积,而崛为川中茶乡圣地。坪之东南,特出三色陶泥:质地细腻,粘性惟强,加之艺人巧手,刻刷雕填,作之生活器物辐射西南,工艺之品远俏重洋。坪之北隅,又特峙人文双峰:文端鹏翮,入仕最幼,居官最伟,公正清洁,廉吏无右,不愧二帝赐其正人完人;船山问陶,书画双绝,为诗尤胜,少陵复出,青莲再世,自是蜀中诗冠性灵殿军……

序《高坪学校特色文化教育系列丛书》

胡传淮被聘为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坪学校,百年校史,岁月峥嵘,曾结丰桃硕李之实;继往开来,前程似锦,续启云帆再挂之志。何君居伦,披星戴月,执舵航程,感所踞天赐其厚,地藏其富,才蕴其众,而时不容息,遂掇识高雅人生平凡生活之深哲,锻树三香三声校园之神形;以茶文化为统领,以茶器而延及土陶文化,以茶道而彰涉清廉文化,以茶题而拓润诗联书画文化,系统规划实施特色校园文化教育;成立特色文化教育校本教材系列丛书编纂委员会,组织文史之王勇先生,丹青之李海先生,雠校之黄胜兵、杨利均、杨国平、王小丽诸先生,编纂茶文化、土陶文化、清廉文化和诗书画文化诸题之校本教材。不惧浩繁,独树一帜,功莫大焉。

《高坪学校特色文化教育系列丛书》相继编纂实施,自是国家课程之外,再辟一鲜活生动的地域文化殿堂,发掘和传继乡邦文化特有的认同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深悟习近平总书记培育乡村“三风”指示精神,深契乡村振兴和教育改革时代之机,对提升乡村下一代核心素养,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基础教育振兴,甚至襄助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均深具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不可谓不功在当下,惠及千秋。

掘彰地方文化,开发特色校本,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是党和国家的号召,是民族和文明的希望!先辈辛勤浇绿了一片贫瘠的荒滩,智者妙手化播了一粒种子的梦想。高坪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如初生之赤子,像灿烂之曙光,若出水之清莲,似明前之香芽。兹是理想的启航,是人文的进步,是文明的传续,是时代的荣光!愿教师们,播恩植慧,泽及学子;愿孩子们,崇师尚贤,德正品方;愿前辈的足迹如长庚北斗;愿我们的奋斗托起明日朝阳;愿高坪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教育系列工作树立乡村教育之高标;愿文脉绵长之高坪学校,促就高雅人生之伟岸理想,筑起教育兴乡之崭新高坪!

 

202231    

 

〔序者简介:胡传淮,四川蓬溪人,1964年生,文学学士。著名文史学者,巴蜀文化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巴蜀文化与遂宁文献的研究。出版有《张问陶年谱》、《张问陶资料汇编》(合编)、《张鹏翮研究》、《张鹏翮诗集校注》(主编)、《王灼集校辑》(合编)、《诗书画大家吕潜》(主编)、《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遂宁历史名人研究》、《遂宁风雅》(主编)、《涪上脞谭:巴蜀文化与文献论集》、《遂宁县志校注》(合编)、《遂宁史话》(合著)等著述80余部;发表论文、诗词、文史随笔300余篇,共计1000万言。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5项。10余次获得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序《高坪学校特色文化教育系列丛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