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心田
方心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87
  • 关注人气:1,2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日杂思

(2014-02-20 08:16:31)
标签:

方心田

散文

杂谈

分类: 生活咏叹

立春过后,雨水丰润。春雪消融,春寒料峭,春雨绵绵,春风如剪,一切的一切,都在冬的躯体上,沾满了春的气息。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近日积聚的诸多思绪,也想借一缕春光,散布于四野。

 

 

读五年级的侄子,无论大人怎么劝说,怎么威逼,就是不肯去上学期就读的私立学校报到,终于还是回到村小读书了。

问他,到底什么原因,他说,班主任打了他。用什么打的?用棍子。打了哪里?手。为什么打他?他不说话。大人心想,一定是他调皮捣蛋了。应该打的!大人一点也不责怪老师。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农村的大人们明白这些朴素而永久的道理。

惩戒是必要的教育手段。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我还明白,童年的心是纯净柔软的,就像荷叶上的水珠,轻轻一碰,它就碎了。经过上学期几个月的学习,侄子的性格发生了大变化,变得极其沉默、内向、孤僻,寒假期间几乎是整日缩在卧室睡觉或看电视,外面无论怎么热闹,也吸引不了他。大人们都觉得奇怪,我也觉得出了问题。原来,他的“冬眠”状态,是坚决要求转学的前奏与铺垫,是对之前学习生活的反对与抗拒。

教育,真的不能动用暴力。孩子的身心,是娇嫩的,也是珍贵的。你对他好,他一生会记住,你的好会变成他成长路上的阳光;你对他不好,他一生也会记住,你的不好会像阴霾一样笼罩他的未来。我们,为什么要变成阴霾呢?

 

 

 

近日,4年前一起练车的车友告诉我,我们的教练几乎成植物人了,不能说话,不能思维,只靠打点滴维持生命。

车友说,真是想不到啊,命运这么捉弄他!他当初对学员的态度那么不好,这也许是一种报应吧?

教练姓张,块头大,胖得吓人,光头,圆脸,神情傲慢,对人爱理不理的样子,像电影里的黑道保镖。我们学车是在夏天,奇热,我们出汗,他是汗蒸,汗流如注。他教我们开车,坐副驾驶位置,常常将双脚搁在驾驶台上,指导一番之后,就不停地接打电话,或者训斥我们几句。遇到女学员,态度立马好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好像教练都这个德性。

碰上他有事请假,就让他同样做教练的老婆指导我们。也怪,同一张床上睡觉的两人,态度竟是天渊之别!他老婆对待学员,无论男女,也可谓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她教我练习过铁饼,我只练了一把,后来考试竟然也就过了。听车友说,她一直被评选为驾校优秀教员。

因为工作忙,我来练车的时间不是很充足,所以到报考科目二的时候,张教练就执意地阻止我。他说,你没练几回,还是不要考,你肯定考不过关的。其实,他的心思我明白,他担心我考不过会影响他的奖金。他授意考前训练的同行拒绝带我,但我坚持要求考一下,他的同行也就允了。结果,我真的考过了,人不可貌相啊。我第一时间打电话把好消息告诉张教练,只听得他说:你考过了?好,好,好啊!接下来你就要好好准备科目三了。

科目三训练,有另外的教练指导,从此我们就和张教练很少见面。偶尔在训练场上看见,他也依然是一副老样子,依然懒懒地坐副驾驶,依然不停地接打电话,依然把双脚搁在驾驶台上。

不久,我科目三也顺利通过了,我自然兴奋得很,第一时间发短信告诉张教练,他回我:好,祝贺你!那时,我真想邀请张教练撮一顿,喝杯酒,但终究还是一念别过。

驾车至今,4年了,我的车跑了5万多公里,没有发生过严重事故,驾照也没有扣罚一分。水有源,树有根,我感谢张教练。

所以,当车友说到“报应”一词时,我说,别这么说,他人还是不错的,我们应该感谢他,祝福他!

如今,实行驾驶员发生严重事故,倒查教练员责任的新规定,我内心默念:我不会出事的,张教练也会无恙的。

 

 

 

正月初九,弟弟和弟媳在去浙江象山打工之前,来到南昌。翌日,我陪他们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弟媳去年被发现的甲亢病。其时,南昌漫天雪舞,寒风呼啸。

他们把在浙江象山人民医院检查的病历、拍片、药单都带来了。一附院的内分泌科美女专家看了看,指着弟弟拿着的药瓶,温和地说,病情不严重,还好,但这一种药不能吃,这是促进激素分泌的,副作用太大,建议停了。你们先去做个血样检查吧。

于是抽血,等待结果。工作人员告诉,3个小时后可以自行到多媒体柜机上刷卡打印检查结果。苦苦等了3个小时,弟弟一遍遍地刷卡,却反复提示“检查结果还在等待中”。眼看快到下班时间了,我们急得不行,就去找检验科的当事医生,发现大多都下班了,只留下一个护士。她打开电脑,有血样检查结果,还说两个小时前就出来了,就是没发送到多媒体柜机上。然后我们跑步去另一大楼取核医学检查结果,也是如此,工作人员未及时将结果发送,导致许多病人及家属苦苦等待。

你看,堂堂三甲著名医院,工作人员的一个疏忽,就让病人和家属生生耗费几个小时无效地等待!假如不是我们上门查问,那是不是要我们永久等待下去?

赶在下班之前,我们把检查结果跑步送到美女专家手上。她看了看,说,不严重,我给你换一种药吧。于是,开了方子。我们交款,取药。

医院和医院是有差距的,医生和医生也是有差距的。同一种病,不同的医生可以开出不同的药方。奇怪吗?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堂兄做了爷爷,大家都替他高兴。

因为,堂兄过得很不容易。年轻时,生活困苦,老婆一念之差喝了农药,留给他一双幼小的儿女。他这么多年,靠着母亲,鳏居着拉扯大儿女,非常不容易。如今,儿女长大成人,嫁的嫁了,娶的娶了。这不,20不到的儿子,才18岁的媳妇,就给他生了孙子。

孙子生下来,大家发现他有点不一样,头总是偏向一边,但都没怎么在意。在姥姥姥爷的照顾下,孙子七个月大了,对外界的反应不明显,头还是喜欢偏向一边,而且会不停地舔舐舌头,双脚也似乎难以立住。所以,抱着他很难,也很累。

因为过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回来了。他们太年轻,很多养育孩子的知识并不懂。在亲友们的过问下,他们觉得儿子的事情是个问题,于是抱儿子去了县人民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情况很严重,建议到省城大医院复查确诊。

一句“很严重”,把全家人的心提了起来,于是,过年的热闹气氛,一下子降至冰点。第二天,他们抱着儿子,心急如焚地赶到了省儿童医院。

接下来的时刻,是最为煎熬的。那个极其可怕的、大家心知肚明的字眼,像天边的乌云翻滚着,翻滚着,谁都怕它一个炸雷劈将下来。

堂兄一家太不容易了。女儿本来学习成绩尚可,大学有读,可是碍于家境,早早嫁了人。儿子初中未读完,就早早地辍了学,去外面打工了。眼看周围邻居家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而他家还是低矮的瓦屋,亲人们都十分同情,也都相约拿出一些钱借给他,使他终于也立起了一幢楼房。当然,房子装修,还是遥遥无期的任务。

现在,居然又摊上了这么一件苦逼的事情!大家都摇头,叹息。

然而,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

堂兄一家悬在喉咙口的心,终于放下了。

专家说,孩子不是脑瘫,问题不大,可以吃些药矫治,应该可以恢复正常。

我们,也终于舒了一口气。

上天,还是有慈悲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