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与拯救(2010年第1期编辑手记与目录)
(2009-10-29 20:29:57)
标签:
教师博览原创版编辑手记目录教育 |
分类: 刊物信息 |
忽略与拯救
“所有被忽略的,都是需要拯救的。”
说出这句饱含哲理的话的,并不是专家学者、大师名流,而是江西广丰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她叫林云霞,喜欢文学,更喜欢教育。我在读她的教育叙事文集《手指岸》时,一次次被打动,也感到一次次被拯救。
你、我、他,大都是地球上卑微的生命,都是极容易被忽略的,从来不会挤进宏大叙事,很多时候只是被几个冷冰冰的数字所概括,被历史学家一笔带过,就像粒粒尘埃,随风而逝,几无痕迹。但不可否认,尘埃也有尘埃的悲欢,尘埃也有尘埃的价值。教师,作为特殊身份的尘埃,自有不一般的重量。在世人的眼里,教师似乎总是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去教导一个个孩子,去充实一个个生命,去修正一个个灵魂,去拯救一个个需要拯救的,不忽略一个个容易忽略的。的确,教师履行着教育这个伟业的神圣使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价值是崇高的,精神是令人感佩的。但别忘了,教师作为社会从业者之一种,是一个普通群体,也是极容易被忽略的,他们如同他们的学生一样,需要关怀,需要爱,需要拯救。
拯救的方式有很多种,从拯救主体来说,不外乎两种:自救和他救。用肖川老师的观点看,自救应该包括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他救应该包括提高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我以为,自救的内涵相当广泛,还应该包括较稳定和成熟的心理期待、个性涵养、精神追求等,这些驻扎内心的利器,构筑成抵御世俗风雨的屏障。但面对令人尴尬的经济收入、职称评聘等实际问题,就需要他救了。谁也不是神仙,谁也不能脱离物质支撑而活在道德的真空里,所以他救和自救一样重要。本期特稿《话说职称》,就是找了个教师们感同身受的敏感切口,试图剖析自救与他救的现实意义。
教育,作为社会体系中的一种现实关怀,从来就是以拯救的面目示人,拯救他人,也拯救自己。拯救被忽略者的教育,是完整的教育;关注卑微生命的教育,是伟大的教育。教育,不仅存在于校园的围墙内,也不仅游走于你我他之间,她简直就是阳光、空气和水,无所不在,她是那么美好,美好得人类须臾不可或缺!
本期是创刊一年后第一次改版实践,在原有格局之外,增设了“人文课”“生活”“趣园”“艺品”“征文”等新栏目,意在关注容易被忽略的,也意在表达一丝拯救的努力。
————————————
博览人语
忽略与拯救
人文课
水流云在
——向一个跨越百年的学统靠拢
叙事
我是你的朋友
我与学生谈“情”说“爱”
我与家长手拉手
美丽的误会
想交作业,先写申请
我的柔情,你们为何不懂
我们离学生还有多远
人物志
背着吉他当老师
我与教育的恋爱史
万年贡米杯·征文
好人老胡
那些人,那些事
关注
话说职称
中小学教师职称,一种必要的教育机制
职称:可以有更好的方法
职称,还能走多远
职称之外,还可以有更丰富的评价机制
教我如何不想她
职称之外可以简单地生活
视点
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
聪明“君子”与笨蛋“小人”
瓜农、建筑师与球迷
一念之间
没有惩戒的教育才是不完整的教育
亲历
美国宪章学校
书话
近二十年思想阅读之旅
江南七怪为什么不是好老师
活出真性情
艺品
心灵的风景
趣园
我的这些孩子们
生活
家有“笨女”待成才
最初住在阅览室
她一定喜欢你
文苑
小幸福
那些花儿,已经远了
纸笔千年
老去的草帽
三好学生
一生平安
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