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心田
方心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999
  • 关注人气:1,2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西湖的三次约会

(2008-09-23 09:16:29)
标签:

杭州

西湖

文人

约会

文化

分类: 书生之旅

我和西湖的三次约会

 

    大约是1997年,我在南昌混得并不如意,很有点落魄。3月的一天,我一个人偷偷去宁波,找雅戈尔,想换份工作,但竟瞧不上它。回返的时候,贪玩的我就在杭州溜下了火车。也没买地图,问了路人,就直接乘公交到了西湖边上。

    其时,正值清晨,水气缭绕,雾里看花,一切都还在惺忪状态。但我不是,我清醒无比,我是怀抱了足够的期冀来与西湖约会的。那时,西湖并不是我的梦中情人,充其量是个久慕盛名的女明星。踏上孤山,我走得很慢,看得仔细,听得清晰,内心里一阵阵波荡浪涌。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相机,竟未能留住一丝青春的水墨印象。但终可安慰的是,回昌之后,我趴在地下室的木板床上,感慨万端地写下了《站在文人边上》这篇散文(附录于后)。

    2003年7月,我和数学编辑老包从上海到宁海,去见一个中学数学教育家。回返的时候,我们一路玩将过来,先绍兴,再杭州。于是就有了我与西湖的第二次约会。我和老包漫步在绿荫覆盖的苏堤上,穿行在人流如注的岳庙里,看红男绿女一个个脚步匆匆、汗流浃背,我们的心头也有了成片的焦躁,于是失去诗意的我们,也和普通游客无二,看西湖就是西湖,看杭州就是杭州,不是西子,也不是天堂。

    2008年9月19日,说是仲秋,仍处酷暑,我和单位一伙人又来到了西湖。因为是旅行社安排,所以这次的西湖之旅就不是自由之旅,而是成了浙江五日游的一个搭售品。总共只有两个来小时,能与美丽多姿的西子姑娘交流什么呢?导游把我们带进了湖心岛——三潭印月岛。景色好看是好看,却少了我憧憬中的浪漫文人行迹,所以我颇觉得失望。而且,游西湖是最不宜很多人一窝蜂来游的,哄闹嘈杂,会吓坏了冰清玉洁的西子。如若一二知己,从容相携,或步或舟,流连忘返,直至夕阳西下,满月升起,那情形该是何等诱人!

    所以,我期待着和西子的第四次约会,到那时,她就该是我的梦中情人,不,简直就是我光天化日的情人了。

 

我和西湖的三次约会

 

站在文人边上

 

 

    现今的环境里,诱惑人的东西太多,我常像吸了毒一样浸淫在想入非非云遮雾罩的状态里,感受着种种虚幻的满足。然而,这犹如做一场好梦,时间可不是无限度的,片刻之后醒过来,失望懊恼自怜痛苦便蜂拥而至。

    我,一介书生,本应学做箪食瓢饮居陋巷的颜回,但我的思想里没有一柄巨伞的庇护,世俗的雨滴总要落在我的心上。

    我是个矛盾重重的人,常常倍感选择的艰难。“假如我不能做想做的事,那只好不做我不想做的事。”这种理想主义的洒脱和决绝我是只能心向往之的,许多事我并不想走进去,但终究还是走进去了,然而走进去了也不意味着什么,世事就是如此。

 

 

    那是一个湿淋淋的三月之晨,我独自一人来到杭州,一下列车便直奔西湖孤山。孤山是个玲珑小岛,绿水环绕,林木葱郁,布谷声声,白梅点点。氤氲朝雾里,许多名人高士或驻足或安歇,远有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近有俞樾秋瑾鲁迅,琴心剑胆撞人心扉,然而我颠簸而来乃只是为了林和靖。

    昔人云: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林和靖算什么呢?孤山非朝非市亦非野,那么他也就算似隐非隐了。独居此地二十余年,他并非自命不凡,也非愤世嫉俗,一切出于性情而已。因为无意于仕途,所以婉拒宰相的出山之邀,却也落落大方地与太守等人过往;也无意于荣华,所以从不担心紧邻都市而受其声色犬马的勾引,心中无欲,外物能奈之何!

    林和靖绕屋倚栏,遍种梅树。每逢梅花盛开,便足不出户,与梅凝眸,和梅对话。在种了三百六十株梅树后,他突然想:何不以所售梅子之利解决一年之生计?于是他将每树之利成包地投于瓶中,共三百六十包,每日随取一包,如是一钱二钱,当日便花一钱二钱,如是只有五分,便花五分。

    远方的朋友来了,见柴扉虚掩茅屋无声,知林和靖外出,便着童子去找,童子也不答话,只走到鹤群里,催一只白鹤飞去。白鹤轻展翅翎,且翔且舞,找到正在湖中遨游的主人,叽咕几声,林和靖知有远客来访,便棹舟而还。

    如是与梅相依与鹤相知,林和靖还要人间的妻与子作什么?梅妻鹤子,天伦足矣!

    林和靖写诗的天赋极高,却随写随扔,别人觉得惋惜,劝他留存传世,他却笑了:“我写诗纯粹是触景生情不能自已,并非有意为之。如还要用诗去博名,不是与我的心愿相背了吗?”一些朋友只好偷偷地将他的诗记下来,其中不乏佳句,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可谓咏梅绝唱矣。尼采说,只有真正的诗人才知道自己多么不愿意成为诗人。林和靖是真正的诗人啊!

    林和靖活得随意,也死得从容。垂暮之年的他在茅屋旁为自己筑了座墓,墓无他,一坑几石而已。辞世之前,他踱步庭院,将白鹤一一抚摩,喟叹道:“我即将远去了,以后,东南西北任你们飞了。”又走到梅林前,哽咽道:“二十余年相依相伴,此后只能让你们自生自灭了。”其情其状,犹令九百多年后的我唏嘘不已。

    能在一生中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确不是容易的事。一个人的高贵往往只在于他的无欲无求顺其自然。

    平生景慕文人,然而心中的文人只在古代,当代是没有的。

 

 

    西湖的美景多矣,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柳浪闻莺……然而,我以为最美的是林和靖的梅与鹤。

    我当然体验不了林和靖的梅鹤之乐,但我能梦幻。普鲁斯特有言,与其体验人生还不如梦幻人生,在室内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要比在剧场看演出更加精彩。所以,彳亍于疏落梅林,远望于放鹤亭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副人生图景:游山泽,观花鸟,涤情荡欲,超然自适,虽处于人世之间却又超于世俗之外。

    事实上,我也只能梦幻而已。比如现在,在城市里行走,我却走得跌跌撞撞,总感觉自己是个不小心入了城的乡下蝼蚁,终日瑟缩在高层建筑的底下,时刻为着食物的来源和外界的袭击而焦虑不安,这让我想起卡夫卡笔下变成了甲虫的格里高尔和地洞里的小动物。于是我常常深切地怀念起在乡下教书的日子,山不高却绿,水不深却清,架锅弄饭,煮茶焙酒,听松涛阵阵,看鸡犬相斗……然而,果真让我回到从前,我会愿意吗?

    世界上,叶公好龙式的人多了,宁愿变甲虫藏地洞的人也多了。

    文人是花,花开花落两由之;文人是梦,梦里梦外俱无形。站在文人边上,或许是我一生所求吧。

 

                   (原载文学杂志《星火》1997年第6期,图片为博主2008年9月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