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来,投身于期刊发行工作,有点心力交瘁。做了十年编辑,埋首文山,板凳坐冷,虽也时有绞尽脑汁之苦,但从没有像做发行这般的“锻造”人。
小结一下,我们这一行的发行工作,有如许深刻体验:
一、求人之难
现在学校对于收费逐渐规范管理,中途收费更是高压线,谁都不愿踩,所以有些县市,如前期工作没有做好,我们亡羊补牢就得费更大的工夫。去了教育局,不说局长,就是一般的股级干部,也成了我们的太上皇,可以对我们不冷不热,不理不睬,也可以对我们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去得多了,他们也很烦,嘴上不说,但看得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清高脱俗,得放下架子,低下头颅,更不能空嘴说白话,得意思意思,表现表现,他没笑意,我有笑脸,他不请我们吃饭,我们就请他喝酒。如此这般,多云就稍稍转晴。工作可得支持,多少有点成效。但仍不敢期望过高。如今抢吃这碗饭的,不止一家两家,大家明争暗斗,恶性竞争,苦了自己,赢了官人。中国基层之乱,腐败之源,可见一般。
学会交际,善于公关,说穿了就是要会搞关系。这也许是做发行工作取胜的法宝。
二、喝酒之累
每到一个地方,一般都有酒席,白酒啤酒,任尔选用。吃一顿饭,没两个小时绝不会散,官场客套,商场虚伪,时时表演得淋漓尽致。中午醉意朦胧,晚上再接再厉,翌日接着战斗,不回家不收兵。而且,回到家来,往往也不得休闲,今天这县来客,明天那县来访,我们不敢有丝毫怠慢,热情盈余,酒席酣畅,经常喝得把汽车尾灯当星星。试问,我们也是血肉做的凡人皮囊,怎经得起酒精如此考验!每想及人生美好,生命如歌,就慨叹不已:为什么不爱惜一点自己,多活几个春秋呢?这时候,心头就隐隐打起了退堂鼓,但面对急迫的工作,忆及领导的谈话,同事的希望,就不得不背上行囊,驱车上路。
三、坐车之苦
以前单位条件有限,出差往往是班车火车,在县市间颠倒着奔跑。如今出有车,食有鱼,长铗归来了,但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小车小坐,也许还是享受,但整天五六个小时在公路上奔波,屈腰弯腿,颠簸不停,时间久了就腰酸背痛腿抽筋,不得肩周炎颈椎增生什么的才怪。周周有出差,三天两头这样,你说如何受得了!也许习惯成自然,适应了就没事,但如此的习惯,又是多么令人生畏!
四、杂事之烦
一个片区十几二十个县市,关于发行方面的大小杂事全堆到你这里,时时有电话,日日有应酬,这个说少了几本书,那个说书怎么还没收到,今天催什么发票,明天说订数有点变,打报告,接待人,说话须小心翼翼,做事得塌塌实实。每天都是这样一些看似鸡毛蒜皮却丝毫马虎不得的细枝末节。有个同僚说:天天忙忙碌碌,筋疲力尽,回头一看却好像什么也没做。日子过得如此紧张而无奈!
有个爱写作的好友劝我说:方,你我都是读书人,做这个工作恐怕还是不适合吧。我心大有戚戚焉,用自慰的口吻说:是啊,好在这是暂时的,我不过体验生活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