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情文人苏东坡

(2006-03-21 14:23:54)
标签:

苏东坡

分类: 前尘旧事

       苏东坡无疑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1071
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公务清闲,他就经常游玩于山水之中。夏天,他常一个人赤足上山,向寺院和尚借把躺椅,搬到竹林里,脱下官服、小褂,赤膊在躺椅上睡大觉。

       苏东坡喜饮酒,然而酒量很小。和朋友们赌酒论英雄时,他就说:我不和你们比能喝多少杯,而是比能喝多少天。对你们海量的人我并不羡慕,因为我喝完一杯就醉,不是和你们一样得其所哉吗?他不但是酒的鉴赏家,写过酒颂《浊醪有妙理赋》,还喜欢自己造酒喝,比如试做过橘子酒、桂酒、松子酒、真一酒等。不过,这些酒的质量都不太过关,他去世后,别人问他儿子制酒方法,他的儿子会说:父亲不过喜欢试验罢了。

       苏东坡喜题诗。有一次,苏东坡判决一件某和尚杀了一个和他有情事的妓女一案。在审查此和尚时,苏东坡发现他胳膊上刺有一副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苦相思。于是在判决书上,苏东坡不禁写成了这样的小调儿: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之后,把和尚押赴市曹处斩。
       文人喜狎妓。苏东坡也不例外。有一次,他故意将一个妓女带进大通禅师的禅堂,禅师很不悦。苏东坡就说,倘若禅师肯把敲木鱼的木槌借给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写一首诗谢罪。禅师于是借了,苏东坡果然作了下面的小调给那妓女唱: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禅师听了,不由得大笑。苏东坡和妓女走出禅房,向别人夸口说,刚才两人学了密宗佛课
       苏东坡在离开黄州时的一次筵席上,一位叫李琪的歌妓请求他在她的披肩上题诗留念,苏东坡从未听说过此人,但还是欣然提笔: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苏东坡没有写完,继续和朋友说话、吃饭。李琪上前请求他写完,他便一挥而就: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自此,李琪也成名人了。
       1089
年,苏东坡第二次赴任杭州太守。有个商人因债务受审。苏东坡问其原由,他说是家中开了扇子店,今年春天多阴雨,扇子卖不出去,所以无钱还债。苏东坡眼睛一亮,对他说:把你扇子全拿来,我替你卖。商人拿来扇子后,苏东坡就在那些扇子上随意地草书、画画,完了对那商人说:拿去还债吧。果然,他把扇子拿到市场,有无数的人高价求购。
        一个书生进京赶考,却因欺诈嫌疑被捕,原来他的行李上写着交京都竹竿巷苏侍郎子由(即苏辙),下面署名苏东坡。问他原由,他说:这些绸子是他家乡人送给他作盘缠用的,他怕一路上被税吏抽税,到京都就不剩几匹了。所以斗胆用你们两个大人的名字,这样他们就不会抽税了。苏东坡听后微微一笑,吩咐人把行李上的旧纸条撕掉,他亲自写上收信人苏辙和寄信人苏轼的姓名地址,并给弟弟苏辙写了一封信,交给书生带去。他对书生说:这样即使把你抓到皇帝那儿去,也保管你平安无事。明年考中,别忘了我。来年,这个书生果然高中,回家时,特来苏东坡家致谢。苏东坡留他住了几天。
       苏东坡善于做菜,也乐于做菜。在黄州时,猪肉极贱,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他就告诉别人一个炖猪肉的法子,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放酱油,其味极香,是谓东坡肉。此外,他还发明了东坡汤、东坡鱼。
       黄州当时有因贫穷而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苏东坡听说后深感震惊与痛心,马上给太守写了《上鄂州太守朱康叔书》,呼吁官府解决此事。他则联合爱心之士成立了一个救儿会,向富人求捐,他自己每年捐出十缗钱,用捐得的钱买米买布,赠与那些应允养育婴儿的人家。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
       针对平民多为病所苦的现状,苏东坡早在密州为官时,就把有用的民间偏方抄写在市镇广场,好让众多的百姓知道。来杭州后,他从公款里拨出两千缗,自己捐出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城中心众安桥,建立了一家公立医院。这个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后来此医院迁到西湖边,改名为安济坊。苏东坡离开后,还照常为人治病。
        1097
年,苏东坡被贬往海南岛儋州。那里瘴气肆虐,物资匮乏,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然苏东坡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脾性不改。有一天,他头顶一个大西瓜,在田地里边唱边走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对他说:翰林大人,你过去在朝廷当大官,现在想来,是不是像一场春梦?苏东坡一笑了之,戏称她为春梦婆。遇到下雨,他就披蓑戴笠在雨中奔跑,溅了一身泥水,狗见而吠,邻居大笑。有时,他和儿子会到海边,坐在岩石上,像两座菩萨一样望着海峡对岸的大陆。
        1100
年,赏识他的太后摄政,苏东坡始得北返,终于可以自由居住。在广州,朋友为他设宴欢迎。有个朋友对他说:我还以为你前几年就死了。苏东坡哈哈大笑:不错,我死了,并且还到了阴曹地府。在阴间,我遇见了章惇决心又还了阳。丞相章惇原是他的朋友,因政见不同,后来迫害苏东坡甚烈。
         其间,章惇
也被贬谪雷州半岛,其子章援给苏东坡写了封长信,请求苏东坡谅解他父亲及帮助他。苏东坡不顾病重,提笔回信:


       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因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


       此正应了苏东坡曾经对苏辙说过的话: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人生皆为情垒,无情不成人生。苏东坡也多情,也多痴。
他的生活中始终有棵与他一同生长、一同参天的大树,这就是苏辙。他们的兄弟感情绝非普通兄弟可比拟。他们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考试,一起做官,一起沉浮,可谓患难与共的同胞知己。试看一首苏东坡于1076年中秋时写给苏辙的经典绝唱,就知他们兄弟情谊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与此同时,他的生命沃野也相继开放了三朵艳丽的玫瑰:
黄玫瑰——王弗,他的妻子,非常贤惠,为他生有一子,可怜26岁就亡故。在她死后的第十年,苏东坡真情难抑,写出令后人荡气回肠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红玫瑰——朝云,妻子的丫鬟,后做了苏东坡的妾。她聪明伶俐,品性高洁,知道苏东坡有一肚子不合时宜,堪称苏东坡的知己。本有一子,可惜早夭。她始终陪伴苏东坡,过着流离颠沛的人生,使苏东坡不致孤独。苏东坡发配惠州时,朝云病世。年迈的苏东坡老泪纵横,情动于中,为朝云写出凄美的悼念之词:


         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花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污,洗妆不退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此后,苏东坡一直鳏居。 
        白玫瑰——苏东坡的堂妹,姓名无考。世人多认为她是苏东坡的初恋情人,理由是苏东坡在为她写的祭文中,深情款款,似有超出兄妹情分。苏东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途径靖江,再往堂妹墓前祭祀,祭文这样写道:


 

  我厄于南,天降罪戾。方之古人,百死有溢。天不我亡,亡其朋戚。如柳氏妹,夫妇连璧,云何两逝,不愿遗一。我归自南,宿草再易。哭堕其目,泉壤咫尺。闳也有立,气贯金石。我穷且老,似舅何益……


        第二天,有人去房间看他,发现他侧身面壁而卧,哽咽抽搐不已。
        1101
728日,苏东坡病故,享年64岁。其留言云: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