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001kjgrwzy6H7W2TF3ye8&690 《咫尺天涯》" TITLE="厂报发表文章之二十五 《咫尺天涯》" />
写在前面的话:这篇文章发表在《太原二电报》2002年11月2日文学版,当时是为了办一个“迎接十六大,展现新成就”专栏。至今我还记得,编辑部下午就要排版,中午临下班,厂宣传部长亲自找到了我,让我写一篇“展现新成就”的文章,并且下午上班就要交稿子。我点头应允,心里却在打鼓——写什么呢?早说呀!回家的路上,手机响了起来,我为之一振,有了!忙着做饭、吃饭,然后放弃午休的半个多小时,上气不接下气地写稿子,下午上班准时交差。后来在颁奖会上,部长还没忘表扬我一句:“这篇文章是用时最短、交稿最快的!”是啊,赶上高考作文了!
如今时间过去了十二年,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那时候刚刚用上了手机。一个短信都让我欣喜若狂,现在看来不免有些可笑。就在今年初,老公给我买了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我不仅上了QQ,还开通了微信,那功能可就多了去了。最实用的还是语言、视频聊天,不管多远,都不用花钱,导航、网购、火车票、飞机票,一键搞定。这高科技发展真是太快了,再过十年,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期待吧!
咫尺天涯
“滴滴……”手机信号响了起来,打开一看,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发来了信息:“我已安全到校,请老爸老妈放心。”看完信息,我和他爸相视一笑,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这是儿子第一次独自坐大巴进京返校上课。以往坐火车比较安全,这次没买上火车票,只好坐长途汽车。常听说汽车上容易出事,令我们格外担心。儿子理解父母的心情,一到站就忙着通知我们,只需几秒钟、几毛钱,事情就办好了。
如果倒退10年,不要说手机,家里连座机也没有,那就只能苦苦等上一个星期,等着儿子来信报平安了。那时,遇上出差去了外地,或是与外地的亲戚朋友联系,就只能靠书信“鸿雁传情”,最快也得4、5天。弄不好,书信丢失,便会杳无音讯,为了得到亲人的消息,真是望眼欲穿。后来家里装上了电话,就觉得方便多了,不用跑邮局和收发室看信,在家里等电话就可以了。亲戚朋友的联系也多了起来。星期天坐在家里打个电话,便可了却思念和牵挂,免去了风尘仆仆、出门等车、路途遥远等诸多不便。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间的一声问候,如春风暖人心扉,而完成这一心愿,也不过是足不出户的举手之劳——电话拜年。如今儿子在外地读书,寝室里也装着电话,我们可以经常取得联系,了解他的生活、学习情况,也方便了彼此的沟通。
前两年,手机也已不再是大款们的专利,而到了普通百姓手中。手机带在身上,无论身置何处,一拨号码,马上就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令人称奇的是手机的多种功能,发短信息堪称一绝。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经济,难怪正在上学的儿子为了省钱,不打电话而常发信息。精致小巧玲珑的手机在手中把玩,你来我往,或坐或站,随时随地,犹如对面聊天。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文字功夫和语言才能,或传递信息,或真挚问候,或幽默调侃,令双方心情愉悦,开怀大笑……
是谁把五、六天的时间缩短到了几秒钟,把几千里的距离拉到了眼前,是神奇的网络时代。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候,更感激我们伟大的党的正确领导,才使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也才能使我们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幸福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