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2018-09-07 11:58:16)
标签:

外公的菜园子

绘本

亲子

分类: 随笔
                                                     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杜传坤


   外公不在的时候,蔬菜娃娃们蹦啊跳哇,嘻嘻哈哈乱成一片。

    当外公走进菜园的时候,蔬菜娃娃都会像小狗一样听话。

    ——摘自《外公的菜园子》

    “外公的菜园子,是一所蔬菜的幼儿园。”安武林的儿童诗《外公的菜园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开篇就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搭起了桥梁。整首童诗呈现出“现实—想象—现实”的完整结构。现实的两端嵌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幻想世界,不动声色,妙然无痕。

    虽然外公在其中没有任何台词和动作,但他仅凭一次出场和退场,就起到了特别的艺术效果,使得这首童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拓展了其艺术表现空间,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感受。唯有如此,也才会激发读者去想象:我们周围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世界?于是眼前便会浮现出另一个世界,那里有着生机勃勃的色彩和意义。而这,正是诗人的眼光。

    当外公搭好了从现实通往幻想的舞台,菜园里就开始了一场热闹的“蔬菜秀”。比如,是文字的声音所唤起的乐趣。这是一首押韵童诗,而和谐的节奏韵律可能是“所有生理乐趣的根基”,低幼的儿童尤其喜欢,其重要性甚至大过诗歌所传达的内容,这也是诗歌文字用它的声音为读者提供的特有乐趣。

    同时,《外公的菜园子》还具有内在的节奏。先是豆角舞着细细的鞭子悠哉上场,西葫芦不紧不慢扇着扇子,一派舒缓平和景象;又如三瓜密谈,讨论世界上为什么没有北瓜的问题,以及喜欢“把心事儿一层一层包起来”的大白菜和包心菜,都有点意味深长,安静而舒缓,为此连韵律都淡化掉了,类似乐曲耐人寻味的尾声。也正是因为这些起伏变化的节奏,辅之以生动的儿童化语言,塑造了神态鲜明、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从而唤起了读者内心起伏变化的情绪,所以整首童诗虽以近乎“平铺直叙”的手法“罗列”了十六七种蔬菜的样貌行为,彼此之间也并无多少瓜葛,更无多少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情节,读来却丝毫不感觉单调呆板,反倒是活泼灵动趣味盎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对蔬菜娃娃虽然采用了散点式描述,但它们仍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因为它们统一生活在自由、丰富、肥沃、充满爱的菜园子里。这种无声的力量,本身就充满了象征的意味。

    再者,作为绘本,本书的文图关系还制造了另一种特别的“延宕”节奏。童诗的第一小节,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外公的菜园子为何是蔬菜的幼儿园?里面有哪些蔬菜娃娃?它们是怎么嘻嘻哈哈乱成一片的?每读完一种蔬菜的表演,我们就期待下一种蔬菜的别样登场。虽然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已讲述了近20种蔬菜,但读者可能仍有想要“续编”下去的冲动,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读完《外公的菜园子》,孩子们会不会很想趁外公不在的时候,自己悄悄溜进园子,看看蔬菜娃娃们如何乱成一片?当然也可以想象一番,假如我是一棵菜,又将上演怎样的好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满窗的牵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