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精
(2018-02-26 08:05:41)
标签:
春节读书 |
分类: 随笔 |
最虔诚的修行者,便是每一天都在阅读。哪怕上厕所读上几页,哪怕睡眠前读上几页。开心的时候读,忧伤的时候也读。这便是书香生活。纯粹的。
我是注定的,知道自己想做一个虔诚的修行者。能不能成精,天知道,而且没必要知道。其实,过程最美丽。我相信这是一句真理。
王尔德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求之不得,一个是得偿所愿。
这句名言是我从《欢愉》这本书中读到的,我每天晚上都要翻几页。这本书是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图片均为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的作品。我手里的名人名言的书收藏了很多本,但大都大同小异。似乎世界上就那么几个名人,就那么几句名言。《欢愉》让我惊奇,惊喜。我觉得不知道一个名人是何人物之前,那个名言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春节期间,我读了几十本书。不过,这个数目是有垫底的书的。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获奖书系的绘本系列,一上午,我就读了十多本。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绘本,我读了二十多本。这种阅读,算是专业阅读,充电的阅读。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都是必须的。
北岛和李陀编的《给孩子的散文》,看个目录和最后一文《编辑说明》,就算读过了。相比《给孩子的诗》,格局就小得多。大约是没有外国散文的缘故吧。
《盖达尔的生平和创作》,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年。读得热血沸腾,又不胜唏嘘。有些作家是和时代一同兴盛一同衰亡的。盖达尔便是其中的一个吧。好在他也影响了一代中国人。我曾和高洪波先生聊过盖达尔,他有些小激动,似乎碰到了老朋友一样。《盖达尔的故事》一书,读了没多少就读不下去了。可能是作家牺牲时候太年轻,且大多数时候在战场上,留下来的资料和故事都很少的缘故吧。
读了一本《随笔》杂志,2017年4期。我喜欢《随笔》很多年。读首篇《真品与赝品》 文章时,对其中提到的电影《最佳出价》产生了兴趣,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算是意外收获。好的文章应当给人带来欲望,一种想知道更多东西的欲望。
《玫瑰花-----欧洲童话选》、《两爪鹰王----动物故事》 《发光体》 …… 还有更多的书不一一列举了。每一本书,都能带给我一点点思考,都能带给我一点点收获。我想,更重要的收获是认识上的提升与超越吧。阅读的终极目的不是接受别人的观点,而是丰富和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
阅读如同游泳一样,在游泳池里,在小河里,在大海里是不同的。而精读,系统地读,便是潜水了。一本书,许多人都可以评价,但我们要看这个人是从哪里爬上岸的。
2018,我该系统地读点书了。比如茨维塔耶娃的文集,爱伦.坡的文集,阿城,周作人,孙幼军等等,系统地读几部文集。也该读些大部头了。2017年读的是《战争与和平》。这是我今年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