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童话
(2016-01-12 08:17:52)
标签:
伊索童话改写日本今晚报 |
分类: 书话 |
初见这本薄薄的《伊索童话》,我还以为印错了呢。在我国,出版的图书基本都是《伊索寓言》。本来也应该这样,童话和寓言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尽管寓言也有故事,但它却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存在的。没有寓意,不成寓言。而童话,则大可不必如此,否则,就成了大家反感的教育性的童话了,换句话说,教育性的童话和寓言是最贴近的。
这本《伊索童话》是著名出版家、编辑家、翻译家吴朗西翻译的作品,是由日文翻译过来的,而这本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伊索童话》,则是由一个叫立原的日本人改写的。此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8月第一版,1981年4月第二刷,二次印刷共计116610册,足以见影响之大,受欢迎程度之高。吴朗西曾经创办过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社长,聘巴金为总编辑。而这个改写《伊索童话》的日本人立原,却不可考证,因为本人不懂日语,资料难以搜寻。
这本薄薄的册子一共只有14篇伊索的寓言,首篇就是《老鼠开会》。我通过阅读此篇改写的作品并与伊索的原寓言进行比较,发现这个立原很了不起。伊索的寓言很简单,只有二百多字,而立原的改写,扩展到了两三倍以上的字数,老鼠们的性格,对话,生动有趣,非常富有童心。如果说伊索本初的寓言是写给成人阅读的话,立原则纯粹是为孩子们而改写的,而且改写的极其精彩,出色,令人忍不住要为其喝彩。由此,我猜测,这个立原如不是儿童文学作家,最起码也是搞少儿报刊或者出版的,或者是小学教师与育儿期的父母。其实,他是什么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个人儿童文学的素养很高。
在国外,寓言和童话有时候是在同一个名词下面的,而我们的汉语则对寓言和童话的界定是非常分明的。寓言就是寓言,童话就是童话。但立原的改写,则大大地减低了寓言的属性,大大地增强了这篇寓言的童话元素。如果没有伊索的原著存在,那么这一篇作品完全可以被称之为童话的。童话很注重故事性,其中的对话,人物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寓言相对简单,只要能让道理彰显,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寓言以短小著称,不能提供足够的字数来保证故事的从容展开。
立原的改写,比伊索的原著,要有趣得多了,更利于儿童阅读。阅读伊索的寓言,我们感受到的是冷峻,而阅读立原的改写作品,我们收获的却是柔软。一如儿童的天真和儿童的天性,自然,烂漫。这倒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今改写的名著很多,但很难能见到那种让我们惊喜的改写作品,极少有成功的改写作品。我想,《伊索的童话》当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