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愿意像尼采一样疯掉

(2015-08-28 09:50:26)
标签:

阅读

评论

笔记

分类: 随笔

                                 

                              我不愿意像尼采一样疯掉

     ――八月月读书单

                                       安武林

     这个月,开首阅读的是俄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赫尔岑的代表作之一《谁之罪》。起初,阅读起来疙疙瘩瘩,磕磕绊绊的,觉得一点儿也不流畅。越往后读,越顺畅,感觉作家的状态越来越好。现实主义作品总是令人震撼的,它会直面社会和人性,伦理与道德等问题,或控诉,或呐喊。现代主义作品虽然很讲究技巧,但是颓废的东西多,阴暗的东西多,自我的东西多,而且还有逃避之嫌,所以,无论多么优秀的现代派以及幻想文学,都远不及现实主义对人生和社会的贡献大。赫尔岑的《谁之罪》振聋发聩,指向社会等级、制度等许多问题,这些主人公其实都是很可怜很可笑的,他们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个类型代表而已,他们都有罪,但更大的罪过或者说罪过的根源在社会上。

     在八十年初期,少年儿童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两套规模很大的好书,一套是“外国儿童文学丛书”,另一套是“世界民间故事丛书”。在“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中,我阅读了两本,一本是《两个小淘气》,另一本是《金钥匙》。

《两个小淘气》是南斯拉夫作家乔皮奇的作品,是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中幽默风格一派的,作品诙谐幽默,插图也是原版的,读起来感觉很美。这部作品有自传色彩,有作家童年生活的影子,如此看,作家本人童年很淘气。与众多的幽默作品相比,乔皮奇的这本书除热闹之外,还有很严正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与我国的很多幽默风格作品比,我们不少作品是为幽默而幽默为热闹而热闹的,有“媚儿童”之感,相对低俗。作家在人物设定上,很严谨,他们的表现是有严格的限定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金钥匙》是阿·托尔斯泰的童话作品,其灵感来源于意大利作家科罗狄的《木偶奇遇记》,它们二者有鲜明的师承关系,这一点,作家本人也直言不讳。二者相比,前者结构紧凑,故事发展也快;后者写得从容,舒展,更有童趣。这是给《今晚报》写的专栏作品,另有阅读心得文字,故不赘述。

《聪明的鼠鹿》是“世界民间故事丛书”中的“印度尼西亚篇”,有趣的是,本书并不是从印度尼西亚作家那儿翻译过来的,而是从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那儿来的,编者和我们那个写“钢铁”的红色作家并非同一人。书后面所附的“阅读参考”非常有价值,它会详细介绍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民间文学。从这儿,我们可以知道,印度尼西亚人是很喜欢鼠鹿的,犹如印度喜欢豺狗,缅甸人喜欢兔子一样,民间故事的研究价值巨大,文化价值大,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可能不研究它的民间文学。但我们也要承认,世界民间故事大同小异,在叙述模式上,风格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读了孙犁两本书,百花文艺的小开本,《澹定集》和《晚华集》。现代有很多人喜欢孙犁的文字,追捧者众,但感觉很多人并不知道孙犁的作品真正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喜欢者大都从形式入手的,喜欢先生的文字,淡泊,朴素。在浮躁的社会里,能获得一点宁静之感,这是孙犁文字能给大多数读者带来的一份心灵福利。作家的风格不一样,如同作家的性情不一样,文字的表现,如其所是才是最高境界。真实地展示自我。因为孙犁的文字太好懂了,所以大家都喜欢他;大家都喜欢他,其实是并没有读懂他。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歌德所谓的第三类读者。

阅读了彭学军的《森林里的小火车》,感觉大好。但更多的人喜欢她的另外两本,觉得比这一本好。我保持自我的意见,如同我相信文学审美的见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更何况,大多时候,真理是在少数人手里的。如果时光倒退二十年,真有锐气和别人理论下的,现在,笑笑拉倒。我可不愿意像尼采一样疯掉。不赘述,写了专门的评述文章。

曹文芳的“喜鹊班的故事”是一套不错的书,写的是幼儿园的故事,这是作者从事幼儿教育三十年之心血的结晶。她和她的哥哥曹文轩一样,都是心地善良之人,认真写作的人,有敬畏感和懂得感恩的人。书中那个幼儿园的老师,我相信原型就是她本人,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倒愿意做她班里的一个学生。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