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小记
(2015-07-02 11:38:54)
标签:
汤素兰叶显林阅读朋友抢书 |
分类: 随笔 |
成都的康君,快递给我寄来了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的《绝妙好词笺》下册,开心。书的品相简直和我的一模一样。我只淘了一本上册,康君慷慨地把他的下册送给了我。这样的书友,和好书一样不可多得。
深圳的翻译家胡小跃,寄来了一本他翻译的世界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和他责编的加拿大作家金翠所著的《漂》。胡小跃是法语翻译家,我认识和熟悉的法语翻译家还有一位是金龙格。《乌合之众》我很多年前下载过电子版,觉得妙不可言。胡小跃先生能送我这本书,犹如三伏天吃冰棍一样舒坦。无独有偶,读中文系的女儿也喜欢胡小跃翻译的比利时作家诺冬的几本书,女儿推荐我读,可惜我现在还未读,遗憾,很快会弥补上。诺冬的那几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天天出版社总编辑叶显林送给我的。
叶显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时,我们就认识了。这些年,我从他那里拿走的书不下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天天出版社,他任副总编,专门策划和出版儿童书,我们的关系更近了一些。在他的催促和强迫下,我改变了很散漫的出书方式,集中在天天出版社出版了八本金蜘蛛系列丛书,是我的童话小说散文诗歌的一次集结。截止到目前,我在天天出版社已经出版了十三本书。他现在任了总编辑,更忙了,但我们的友谊比以前更深了。
由于天天出版社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旗下,所以,人文社的新书的样书总要给他们分一些。只要被我遇到,我必然大肆搜刮一番。说来有趣,记不清是去年还是前年,朋友、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来北京参加“两会”,会议结束时,叶显林约我去出版社与汤素兰一起喝点茶。汤素兰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也是天天出版社的金牌作家,她那一双神奇的《红鞋子》畅销的让我目瞪口呆,我很痛快地答应了。
我去的时候,汤素兰还未到。一进叶显林的办公室,我发现一大堆图书摆在角落了,还用牛皮纸盖着,我掀开一看,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全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书。我大声嚷嚷:“干嘛呀,还用牛皮纸盖着!”叶显林哈哈大笑,说:“我怕遇到你这样的强盗呀!”得,有好书,直奔主题了,也顾不得和他说话了,坐在地上就开始挑书。挑了一大摞,这才拍拍手,心满意足地站起身来。我刚想和他说话,转眼又发现沙发上还有一摞书。我刚奔向沙发,叶显林就慌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啊呀,那可不能动,这是汤素兰挑好的。”我就像鲁迅笔下的杨二嫂一样,一边嘟囔,一边翻书:“不动不动,不拿不拿,就看看。你这样个人呀,典型的重色轻友,新书来了也不通知我,就等美女来了才通知我。人家把好书都挑完了,你才让我挑呀。哎呀哎呀。”我心思全在书上,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也不知道他回答什么。
我知道我爱书爱的有点偏了,在圈子里名声不好,有强盗之称。就连曹文轩那么儒雅的人,在张北草原的高峰也大声喊:“防火防盗防安武林。”其实,我这个人做人很有底线,很有良心,人家不给我我绝对不拿的。不过,偶尔也小小出下位。比如,我趁叶显林不注意,就顺了汤素兰挑好的两本书,塞进我挑好的书堆里。那一次,我记得我提了整整两袋子书,足有几十本。也就是那一次,我拿走了胡小跃翻译的比利时作家诺冬的书,一共四本。女儿的阅读,就是从诺冬的几本书开始的。
我们虽然都在北京,但过了年后,很少有私下里的聚会。遇见,也就是在各种会议上。我们俩有个有趣的约定,要是我去他那边吃饭,他请客,如果他到我单位这边来,我请客。正好,他那边有一点我购买的书款未结,我就和他约定去他那里吃饭。这次去我又逮着了,一批新样书又到了。我兴奋一过度,结果把手机丢在饭店了。还好,饭店的服务员把手机还我了。这一次,我坐在地上,踏踏实实地开始挑书。一共挑了26本书。
挑了一套毕飞宇的文集,《杨克的诗》,《李国文谈“红楼梦”》,方方的《在我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