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啼笑书缘

(2015-03-03 08:38:16)
标签:

金涛

劳伯勋

科普

阅读

分类: 书话

                                啼笑书缘

                                      安武林

金涛先生突然打电话说:“武林,在家吗?在家的话,蹓蹓达达走过来吧,劳伯勋先生给你寄来两本书,你来取一下!”

我喜出望外。老前辈就是老前辈,说话总是一言九鼎,答应你的事,总要给你办到。

说来很偶然,有一次我淘到一本香港版的叶灵凤的《花木虫鱼丛谈》小书,一翻之下爱不释手。原来科学小品也可以这么有趣。从前我是不大读科学小品,感觉诸多的科学小品都是知识和常识的罗列。叶灵凤的小书改变了我的认识。于是,我根据自己的搜书经验开始阅读科学小品书。

旅行或外出,总要观察花花草草什么的。童年认识的那些植物们,也找来专门的植物词典类的书来查寻相关的知识。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随时可以改变,那要看机缘。叶灵凤的这本小书便是打开我阅读科学小品大门的钥匙。

啼笑书缘

我一直想找周瘦鹃写的花花草草类的科学小品书,可惜一无所获。但是,很意外地淘到一本劳伯勋先生写的《花草杂谈》,此书初版于八十年代初期。我惊奇地发现,叶灵凤的科学小品是大文艺小科学范的,劳伯勋是大科学小文艺范的。两种类型。科学的小品,要是没有一点点文学的气息,那就读不下去。如同再好的菜肴,没有佐料那是大麻烦一样。

见了金涛先生,我谈起了劳伯勋。我说我读了他一本科学小品,写得真棒。金涛先生说,我和他是好朋友啊,我帮你讨一本书吧。

金涛先生和我的交往,交往越深,我越发现他就像一个宝藏一样。越挖,他的故事越多。他是国家首批高级记者,做过《光明日报》的记者部主任,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著名科幻作家,是中国科学考察团建立南极考察站——长城站的随行记者。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就在《中国少年报》发过一整版的童话作品。

我们住的地方相距不远,散步就可以走到。我们经常可以在淘书的市场上碰到,也算一个高级别的书友吧。

我到了金涛先生家。他拿出了劳伯勋先生送我的两本书,一本是《蛇国探秘》,一本是精装本的大书《中国养蛇学》(劳伯勋是主编之一),好家伙,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两本书就像一大一小两条毒蛇向我示威一样,顿时觉得毛骨悚然。我从小就怕毒蛇,怕的离奇。

啼笑书缘

金涛先生笑了:“我也怕这玩艺儿。《蛇国探秘》有我写的序,另一篇是秦牧写的。”

我以为劳伯勋先生要送我花花草草的书,没想到送了两本和蛇有关的书。据金涛先生介绍,这是劳伯勋先生的代表作,影响很大。金涛先生说:“劳伯勋先生八十多了,身体棒着哪,老先生特别认真,还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不保留了,也送你吧!”

不看信则罢,一读信令我啼笑皆非。

劳伯勋先生的信写了整整两页,密密麻麻,字不算很漂亮,但写得很认真。看样子老人家很兴奋的,不过,他的猜测正好相反。

他在信中说,他不知道武林先生,但他猜武林先生对《蛇国探秘》感兴趣,是读了《蛇国探秘》的首篇序《我国早在唐朝就有养蛇户》。他不无得意地说,写这篇序他花了很大功夫,后来此文发表在一个学院的学报上。据说学报发文章是要收版面费的,但他却获得了丰厚的稿酬。老人家不无得意。

这是劳先生猜测的第一个错误,我根本就没看过这本书,不可能读序了。

劳先生又做进一步猜测,武林是不是“蛇同志”,对蛇感兴趣,或者养蛇。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劳先生指导不少养蛇专业户,其规模相当大了,很有成就感的。

我读到这里,忍不住哈哈大笑。看来,劳先生真是个“蛇痴”。他不知道我对蛇怕得要死怕得要命,就连写童话,都不愿意让蛇这种东西在童话里出现。我要是知道这两本书是蛇书的话,估计自己都不想要了。这话不是排斥劳先生的著作,而是我对蛇这种东西有本能的惧怕和厌恶。但我已经开始读《蛇国探秘》了,一读之下就爱不释手了。

劳伯勋先生会改变我对蛇的认识的。我想,这样的书,才是好书,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良师益友。因为,他能帮你打通一条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份书单
后一篇:窝囊废与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