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精装书:路漫漫其修远兮

(2015-02-17 08:28:29)
标签:

文化

图书

出版

印刷

阅读

分类: 随笔

                中国精装书:路漫漫其修远兮

                          安武林

当下,中国图书出版的精装书越来越多,豪华,高贵,又适合收藏,爱读书的人有福了。

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我发现我们不少精装书的书装质量并不过关。书装质量不过关,还不如平装书,让人很倒胃口。

也许自己也是搞出版的吧,对于书装质量不好的精装本,摇摇头,无奈地苦笑一下,便过去了。可是,在2014年岁末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本精装书,新书,便愤愤不平起来,觉得很有必要说上一说。

成都图书馆的朋友,给我网购了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3月第一版的《项狄传》,这是一本世界名著,我很开心,收到后,就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谁知道,没读几页,书就有开裂的现象。书开始的目录,版权页,藕断丝连,几乎完全开裂脱落,正文的30多页,也有脱落的危险。书的最后一页,环衬部分,以及精装的硬壳,基本上已经掉了,几乎成了两张皮。

这是一本新书,刚读那么几十页,就已经变成了一本残书,实在令人愤怒,痛心。几乎都不想读下去了。

这样的尴尬,出版社是难逃责任的,至少是监控监督不力,而重要的责任或者说主要的责任在于印刷厂。要么是印刷厂的责任心不强,要么就是技术还差那么一大截。

我书架上的精装本书不少,上海译文的就不少。在我心目中,上海译文是名社,尤其是翻译和出版社外国文学书,那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其余的精装本的书,尽管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所以,这本书实在不应该如此之差。或许,仅此一本,也未可知。

其实,这仅是一个例子而已。我们很多出版社的精装书,都或多或少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上海译文只不过成了我写此文的一个例子而已。

我拿到精装本书,一般都习惯性地甩一甩,压一压,就像检察皮鞋的质量一样,看看是否质量过硬。一本书,至少上百页,一页一页读过去,要读很多天的,所以,精装的质量不过关的话,还没读完,书差不多就成废品了。

对于爱读书的人,尤其是喜欢收藏书的人来说,精装本是适合收藏的。如若质量不过关,那比平装本还要糟糕。

同样的,董桥的精装本,牛津版的装帧技术就比我们国内的要好一些。

我以为,我们国内的精装本书的印制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出版界的同道们,能给爱书的读者们生产出更美会更优秀的精装书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剪报情缘
后一篇:熊爸爸的36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