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识 安 武 林

标签:
人物朋友研讨会 |
初 识 安 武 林
一月的北京本来是最冷的月份,可今年却出奇地暖和,走在大街上甚至要把棉衣的纽扣解开。2015年北京书展,出版社、书商、作家云集,更为暖意的北京增添了喜庆忙碌的气氛。经朋友介绍想去拜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北京少儿出版社的策划总监 安武林老师,安老师回信息说最近要参加四五个图书研讨会,正在忙着读这几本书呢,抽机会吧。我想,这一次想见安老师的愿望,十有八九要泡汤了,更何况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作者。
下午四点多钟,手机响了,我一看是信息,安武林老师发过来的,我忐忑不安地打开信息:“童老师您好,我最近确实很忙,五天的日程都已排满。今晚要去拜访老家来的出版社编辑,也是我的发小,如果你有兴趣,可一同前往。”看完之后我高兴得几乎要蹦起来,想不到安老师忙成这样还给了我这次见面的机会,而且是带上一个陌生人去见自己老家来的发小,可见安老师是多么样的一位爽快、真诚之人。我没有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刻回短信:“好的,我马上过去。”
从小就有文学梦、作家梦的我,忙忙碌碌几十年,直到不惑之年才有闲暇坐下来写点东西。写的第一本书就是经过加工的儿时经历,叫《忆童年——狗蛋儿的故事》,2014年6月,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说实话,这本书我自己并不满意,在这之前寄给安老师一本,目前正在构思第二部,动笔之前,很想得到安老师的指点,这也正是想见安老师的缘由。以前拜读过安老师的书,看过他写的书评,也经常阅读他的博客,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他了。
我坐在北京出版集团一楼的会客大厅里等安老师,不到5分钟,远远朝我走过来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边伸出手,边说:“您是童腊五吧,我是安武林,”我慌忙迎上去和安老师握手。“快坐,快坐,”坐在大厅的沙发上,安老师端详着我爽朗地笑起来,“从照片上看,童腊五是一位年轻人,想不到是位老大哥,哈哈哈哈……”安老师的话立刻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使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安老师穿一身浅色休闲装,微秃的头顶,眼神真诚而睿智。安老师说,写儿童作品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来,多读一些别人的作品,多和编辑沟通,掌握业内的发展动向,想好了再动笔。我连连点头称是。你的文笔不错。得到安老师的表扬我有些脸红。安老师送给我6本他编辑的儿童图书,我赶紧把我们在家乡编辑的《弥水》杂志拿出来递给安老师,他边看边说:“很好,《弥水》,弥河,我去过那个地方,是个风光迷人的好地方。”我知道安老师在山东读过大学,到过我家乡的弥河还有些让我感到意外,这也许就是缘分吧。最后,安老师和我合影留念后,便领我出门去拜访他的发小。
见到安老师的发小时,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是一位资深美女编辑。安老师向我介绍:“这是山西希望出版社的陈编辑。”我赶紧过去和陈编辑握手。“发小,什么是发小?发信息要来北京见我,并且命令我带上现金请她吃饭。看到信息后我恨不能打她两巴掌,可又不得不揣上钱包来见她,这就是发小。”安老师手舞足蹈的动作和那诗朗诵般的话语,让全屋子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吃饭期间的气氛轻松而热烈,安老师谈书展,谈儿童文学创作,当然谈得最多的还是他在山西工作、创业期间的不平常的经历。谈话中处处透露出安老师的真诚性格,让人时时感受到他那一颗孩子般纯真的心。分手的时候,安老师和他那位发小热情地邀请我第二天去参加李东华作品研讨会,我当然地答应一定去。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举办了一场不同凡响的图书研讨会,研讨会的标题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拟定:“希望原创”第二届论坛“写实主义与儿童文学”——反法西斯题材作品李东华《少年的荣耀》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李敬泽来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王然副司长来了;还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张之路、曹文轩、海飞;评论家束沛德、樊发稼、王泉根、胡平、白烨;媒体、报届、出版界著名人物刘绪源、梁鸿鹰、刘海栖、王玮、徐德霞、牛玉秋等等,真可谓是名人汇集、高朋满座啊。紧接着戏剧的场面出现了:安武林被他的发小陈编辑挽着胳膊,迈着矫健的步伐步入会场,大家发出欢快的笑声,安武林更是笑得跟孩子一般灿烂……
研讨会一开始我才知道,李东华竟然是我潍坊的老乡,她小说中描写的大木集镇就坐落在弥河沿岸,这是巧合还是缘分?轮到安武林老师发言了,他特别欣赏作者把儿童在战争中的遭遇,放在像田园诗一样的静美的环境中去描写。安老师神情地说,我去过那个地方,弥河沿岸的风景非常的美。安老师的话感染了在场的人,把人们带进了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中去,他不愧是写寓言写童话的高手啊。
研讨会结束后我和安武林老师、陈编辑告别,我说:“感谢你们把我介绍到这个研讨会上来,让我受益匪浅。请安老师抽机会再到弥河岸边去看看,那儿建设得更美了。”安老师爽快地答应:“去,一定去。”和安老师挥手再见的那一刻,一股暖流在我心头涌动,我感觉,这暖流已把北京的冬天融化……
作者简介:童腊五,原名唐树栋,1957年生于山东青州,汉族,大专毕业。插过队,做过教师,在机关工作过,下过海,现任《弥水》杂志执行主编。先后在《大众日报》、《潍坊日报》、《青州文学》、《东方花都》、《弥水》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等数十篇,著有长篇儿童小说《忆童年——狗蛋儿的故事》、散文集《青州方言趣谈》《老照片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