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武林
安武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662
  • 关注人气:31,9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人  这些事  这些书

(2014-08-23 14:53:38)
标签:

新书

阅读

希望出版社

读书

分类: 书话

  这些人  这些事  这些书

                                                      安武林

     这一套书,曲曲弯弯,经历了不少的坎坷,总算出来了。

     最初,封面纸张定的是白色的,后来换成牛皮纸的。

     各有各的味道吧。白的,素洁,但容易脏。牛皮纸,显得怀旧,让人沉静。

     希望朋友们能喜欢。

     样书,已经在路上了。期待。

         这些人 <wbr> <wbr>这些事 <wbr> <wbr>这些书

           这些人 <wbr> <wbr>这些事 <wbr> <wbr>这些书
           这些人 <wbr> <wbr>这些事 <wbr> <wbr>这些书


《这些人》《这些事》《这些书》出版了,很开心,但也忐忑不安。开心的是,这三本书是在家乡的出版社——希望出版社出版的,而责编,是我的发小:陈彦玲。她就是那个敢和我吹胡子瞪眼――横眉冷对——的人。常常让我怒发冲冠(好在无发也无冠了)但又无可奈何。但说实话,她对书的感觉不错,很敬业,策划的点子泉水一样往外冒,但变成现实的常常不到千分之一什么的。 

这三本书的内容,差不多算是儿童文学界的一份活地图,或者说感性的地图。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是些纯洁的人,可爱的人,孩子一样,性格,脾气,都有些孩子的特点。《这些人》就是从一个侧面,生活的点滴中刻画他们形象的。有的作家大声疾呼:你把我丑化了。有的作家嚷嚷:你写的不是我。可能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个定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情感,处世,但自己的表现和内在的东西并不一定能统一起来。比如我,就是一个典型。粗糙和细腻并存。人们看到我大大咧咧的一面,却看不到我很性格敏感审美很细腻的一面。许许多多编辑,教师,学生,作家,都喜欢看我写人物,觉得我对人物把握的精准,观察的到位。而我自己也欣然接受别人的评价,我喜欢从一瞥之中洞见人的精神或者灵魂的本质。

《这些人》,写的都是儿童文学作家,几十位。可以说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群像》的删节修订版。去掉了一些作家,包括一些怀念的文章。增加了一些新的作家。下了不少的功夫。我写的人物,大多数都是写完后,作家们本人才看到的。也就是说,我没有让作家们最初审定我的稿子。这样做,危险性很大,很容易吃力不讨好,落抱怨,落不满,但也能真实地保留我对这些作家们的真实认识,不违背自己的评价和判断。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大度和宽容,以及对我本人的信赖。书名是曹文轩先生取的,感谢他,我个人的进步和小小成绩的取得,多多少少都有他的关心和提携。

《这些事》,写的是儿童文学界好玩的,有趣的一些事情。虽然与写人有区别,但却有交叉。人间种种事,都与人有关;无人,便无事。事是人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事》是《这些人》的延伸,纵向的,或者横向的。这些鲜活的东西,是不可能进入儿童文学史的,所以,只能靠这种形式来补充和佐证作家和作家的作品。它更适合大众的和读书人的口味。

《这些书》,是我责编的书,主编的书,策划的书,读的书,评的书,或者写的序,或者和作家的交往等等。

这三本书,基本上是从三个角度三个身份去写的。作家,评论家,图书策划人。读者也可以完全地认识我的读写编评人生。和书为伍是幸福的,而这人生似乎也简单了许多,充实了许多,幸福和快乐了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淘书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