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书
(2014-01-08 07:36:45)
标签:
朋友旧书杭州育儿 |
分类: 随笔 |
杭州晓光君的一箱子书到了,找来剪刀,沙拉拉,把箱子上的胶带纸就划开了。那声音,像快乐的小溪在鸣唱。不知何故,我突然想起了过去布庄的老板给客人扯布的动作和声音。无论如何矜持,快感是无法掩饰的,而那扯布的声音和我划开箱子的声音,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晓光,真名金晓光。硕士毕业,写一手好字。学的是古典文学专业。内敛,有底蕴。做人有底线,说话有原则。我说,做我的书,给你们添麻烦了。他说,不敢,这是我们的荣幸。我说,我的书不畅销,让你们受累。他说,像你这样的大家,书卖不好是我们的责任。话说到这里,我无语,只剩下温暖和钦佩了。
晓光君早年在省教委工作,后来去了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我问他,后悔吗?他说,不后悔,年轻轻的坐在办公室里,空耗青春呢。有了人生阅历,但又不后悔,这样的人是少见的。在生活中,我所见到的大多是怨天尤人的人,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亏欠他的。这些人大都是郁郁不得志,苦闷型的。
我们两个人的爱好,大大不同;好像是火车道上并行的两根铁轨。我喜欢西方文学,他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很难有分享的机会。但我们对人生和社会,以及儿童教育的认识,有许多共同之处。他写字,空闲了去给儿子的班里去义务讲古典文学课。他发给我看的课件,让我惊讶不已,就是专业的老师也未必有他那么好的课件。
那一年,我去杭州做活动,他陪我去西湖游览。那份淡定,那份沉静,很让我惊奇。为人父,为人夫,单位还有一摊子事情,但他陪我一点儿也显示不出来焦虑和着急的样子。他让我尽兴,尽情。我发现他就像自然界的一株植物一样,显示出了天然的、优秀的品质。我们推着自行车,走走停停,坐坐聊聊,完全融化在西湖的美景之中。
突然有一天,他兴奋地在网上对我说:“安老师,我弄了两箱子旧书,你看看,有你喜欢的么?”
他把这些书码放起来,用手机一一拍照。遇到不清晰的,我就会问他:“那一本是什么书?”他很耐心地说:“我去看一下。”等我选毕,才问他:“你这书是从哪里搞到的?”他说:“一个同事要处理自己的旧书,准备送废品收购站,被我拦住了。”
他知道我喜欢旧书,所以,让我挑选。剩下的,他自己存留。
这一箱子书,共有37本。大多都是我喜欢的。莎士比亚,海涅,拜伦,艾青,叶赛宁,裴多菲,泰戈尔,纪伯仑,田地,惠特曼,诗歌选和散文诗选。还有一些是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书。其中有两三本可以做研究用的,是很珍贵的资料。
他对书也是很有感情的,他对我说:“我们这些学中文的文科学生,毕业的时候,差不多每个人都会有一大箱子书。现在的大学生,恐怕很难了。”
我说:“是的,现在的孩子都不大读书,更不用说买书了。”
第三天,那一箱子书就到了。真快。再一次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