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中有书才能做好书

(2013-09-27 21:09:35)
标签:

编辑

出版

中国新闻出版报

育儿

分类: 随笔

安武林:心中有书才能做好书

2013-09-26 10:32     阅览:169    评论:0   
编辑:资讯编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为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金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同时,他还是出版圈内有些名气的策划编辑,曾推出“杨红樱精品赏析系列”“郑渊洁童话鉴赏馆”等畅销书系。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安武林谈起心中的好编辑这个话题,更有一番体会。
  爱书爱读书融入血液
  “一名好编辑一定是爱书、爱读书的。”在安武林看来,一名编辑刚开始对业务不熟练没关系,只要他爱书、爱看书,对好书有一种敬畏和亲近感,就会自觉地去了解所从事的出版领域和相关作者,并日渐深入。这种读书本身是带有研究性的,久而久之,编辑就能对某一作家的作品形成很强的解读能力,就能把握准作品的内容,编辑出高质量的图书。否则,即便做上几十年,也只能是个编书匠,是个二流编辑。
  安武林认为,当下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浮躁情绪在出版界也有所反映。爱书、爱读书本是对编辑职业的基本要求,但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当下的编辑质量的话,不少人是不合格的。当下,不爱书、不读书的编辑不在少数,拿到书稿,只是看看有没有错别字,句子通不通,段落顺不顺,差不多就交差了。有的甚至连错别字都懒得校正,这样的编辑工作一个高中生就能做,还要专业的编辑做什么?
   “一名好编辑是把爱书、爱读书当成神圣的事情来做的,就像基督徒对待《圣经》一样。这是好编辑的职业生存之本,也是其职业尊严所在。”安武林一直坚持,不论身处传统出版时代还是网络出版时代,爱书、爱读书就像融入编辑的血液一样,成为好编辑永远不会改变的基本标准。
   和作者成为朋友
  编辑出版大家范用先生是安武林最敬佩的前辈。范用先生亲自主持出版的《傅雷家书》《随想录》《牛棚日记》《干校六记》等图书都已成为经典之作。他对出好书的眼光、品位和直觉,以及勇气、胸怀和担当,都让安武林仰慕不已。更为重要的是,范用先生爱和作者交朋友,并善于和作者交朋友,安武林认为这点最应该成为好编辑必备素质之一。
   “图书的选题和创意常常不是在编辑部里坐出来的,也不是逛书店调研来的。它是随时随地在生活中发生的,是在与朋友聚会聊天时聊出来的。”对于编辑来说,好的选题可以来自作者朋友。而对于作者,好的编辑也是他们的朋友。“如果不是天天出版社编辑叶显林的不断鼓励,就不会有‘金蜘蛛’诗意童心系列的问世,更不会有此后接踵而来的荣誉。在创作过程中,叶编辑给我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安武林用自己的切身经历,阐释了好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独具发现的慧眼
  “现在的时代跟过去不一样了,好编辑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安武林认为,过去那些优秀编辑所具备的细致、严谨、踏实的编稿作风,作为优良传统,应该继承下来、传承下去。但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担当起更多的职责,从对文稿质量的解读,到中期的加工,再到后期的宣传,一名优秀编辑必须具备通盘统筹的能力。
  现在有些出版社热衷于盯名家书稿,但拼的不是编辑功力,而是名家稿酬。在安武林看来,编辑名家的书稿并不能成为评价好编辑的标准,他更看重对于稿件本身潜在价值的发现能力、敏锐性和独到的编辑创新能力。比如,有的书稿本身质量不错,具有成为畅销书的潜质,但可能标题很差,或者内容表达还需要更好的方式来呈现。一名好编辑就可妙手回春,为稿件增添附加值,加入有创新的东西,让可能不被市场看好的书稿成为畅销书,把一个默默无闻的作者推向成功。
  最后,安武林这样概括他心中的好编辑:“好编辑做出的书一定是最漂亮的,像范用先生,不仅重视书稿内容,还非常注重外观,注重一本书整体的完美结合;好编辑的心目中有一座神圣的殿堂,殿堂中端坐的神像就是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