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的时候迷过很长时间的武侠小说,阅读速度大抵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不管是金庸还是古龙、梁羽生“走火入魔”这个词是都常见的,而且提起这四个字的武林中人多半有酸葡萄的心理,因为自己不够格。
这几天工作上透支的太多,觉得亏欠自己太多,从周五晚上一直抱着书读,这次抱着读的安武林老师的《读书如同玩核桃》,这是第二次重读,一边读一边感叹,这可真是一个走火入魔的书痴呀!
这本书我有两本,一本是作者送我的,扉页上写着“希望你能加入毛边党,我们的领袖是鲁迅!”,很是珍惜,舍不得裁,又想找找边裁边读的感觉,裁了十几页,读着又不过瘾又心疼,索性作罢,重新从当当买了一本。
大大小小七八十篇文章,除了十几篇是写的文人逸事外都是作者自己关于读书的故事。像“读、淘、赠 、购”“得、借、等、 抢”这样的字眼在文中比比皆是,而“夜读”“躺读”“倒读”这些词语和“在被窝里读”“在厕所里读”“在油灯下读”甚至“与书相恋”“抱书而眠”的故事,让人感觉书之于他如空气一般是须臾离不得的必须。我十分喜欢那篇“在厕所里读书”,因为我深有体会,也经常肠胃不适便四处找书,那句读完一篇按下冲水按钮的那种畅快我常常在实践中温习。“一边排出污秽之物,一边吸纳精神精华”也常常被引用搪塞别人占着茅坑不干啥的至理名言。如果说这篇是插诨打科之作,而“夜读”却像一篇像情人表白的情书一般,而且是要下帖子非书不娶的情书,言辞恳切,情意绵绵,“夜读,那是一种深入的力量,能把岩石读出清水,能把酷暑读出绿意,能把死亡读出火花,能把寂寞读出美丽 !”连旁人也忍不会劝诫,书啊,你嫁了吧!这么一个爱书人你可哪里寻去!
还有作者经常把书比喻成“情人”“美人”“恋人”,,比如“遇到一册喜欢的旧书,便如宝哥哥初见林妹妹,呆了,好似魂儿飞了,好似火儿着了。”让人忍俊不禁,真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痴啊!书中有两个地方写到“书痴”,一篇写的三联的老总“书痴范用”,另一篇写的卡尔维诺的《书痴》,大意是在做爱时还不忘把书迅捷的折上角好方便结束后接着读。之所以引用,是不是自己经常如此才感同身受啊呵呵!
这的确是一本很轻松有趣的书,正如<读书如同玩核桃>中所言,沉重的阅读会使人心里发怵,在阅读它们需要大段的时间和良好的心境,,必须抛开世界上所有的干扰,集心灵的杂念,如果恰好没有这样的时间和心境。这本书还是会给你“玩核桃”感觉的。
但在轻松闲暇的享受中,也经常读到颇为深刻的警句,仿佛“不要把评论搞成理论,不要把书评搞成文艺评论(书边杂写)”“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命运,而这一本很幸运(90后,当保尔邂逅冬妮娅)”“现在的好书评选,似乎问题越来越多,一个是圈子化的问题,一个是小众化的问题(好书是给谁看得)”,读到这些的时候就像喝茶喝到了一片茶叶,慢慢咀嚼,久久不肯下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其中的精华和诟病也彼此熟知,但敢于冒大不韪发出一点声音是需要勇气和良知的,我敬佩这样的人!
想到作者很多时候也在如蚕宝宝进了桑叶堆里,在嚼食,在吐丝,在作茧,一直享受着一种充满文学气息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