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角 地
(2012-11-14 07:14:16)
标签:
曹文轩小说电影育儿 |
分类: 随笔 |
三角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名。最早是曹文轩的一篇小说,后来又成了一部电影,根据曹文轩小说改编的电影,导演是陈坤厚。
接到电影在北京首映的邀请函,我兴冲冲地去了影院。数年来,难得去电影院去看一次电影,就如同很多人数年难得看一本书一样。所以,有点小激动。但我更在意的是,它和曹文轩先生有很深的血缘关系。
《三角地》我很早就读过了,记得最初读它的时候很诧异,曹文轩先生怎么会写这么一篇小说?因为它和曹文轩所有的作品的风格有明显的差异,我甚至都怀疑是不是他写的小说。我一直觉得,《三角地》就像曹文轩的麦地里长出的一棵小桃树。
后来,他告诉我说,《三角地》要拍电影,《疲软的小号》也要拍电影。
我无法想象他是在什么环境中创作出这部作品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灵感触动了他,但这部写实的不能再写实的作品,显得是如此地与众不同。我非常愿意相信,如果按照字数的比例来计算,这篇小说恐怕是他所有小说中对话最多的一部。
电影要开演了,我才睁开眼睛。曹文轩就坐在我旁边。
电影一开始,显示的是台湾的风景。男主人公的独白,令我很不愉快。我几乎讨厌这大段大段的独白。但慢慢地,我进入了电影营造的氛围中。很显然,这是一个需要全部看完才能评价的电影。当结局到来的时候,依然是主人公的独白,这个时候,我发现我开始的讨厌实在是太武断了。它的前后衔接很自然,看来导演也是用心良苦。
电影结束的时候,曹文轩告诉我,电影有几处也打动了他。我们这些常常喜欢大量阅读的人,常常喜欢写点东西的人,能被打动能被感动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看来,这部电影是成功的;无论它有多大的票房价值,都不会改变我对这部电影的认识。
我们走出影院,曹文轩急急忙忙要赶往机场。他要去南京。我们这一批朋友,在饭店里小聚了一下。我们为曹文轩的下一部电影产生了一点小小的分歧,分歧源于他的小说名字。我记得是《疲软的小号》,他们说是《疲惫的小号》。我回家一查,是《疲软的小号》;他们一查,是《疲惫的小号》。都对。
三角地,是一个符号;油麻地,也是一个符号。它们都是曹文轩文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