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武林: 书斋里的作家

(2012-10-30 22:19:53)
标签:

访谈

都市文化报

阅读

写作

育儿

分类: 随笔

                                 安武林: 书斋里的作家

  都市文化报记者:

   1  曹文轩和金波先生,都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你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读书最多的人,对他们的评价你怎么看?

     虚荣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也愿意接受这份当之无愧的表扬。其实,我真正的读书生活是相当晚的,也就是上大学之后。之前,我一直在乡村,没有接触过什么好书。什么安徒生格林,我也仅仅读过一两篇。乡村里,没有书;而那个时代,也没有什么书。只是凭着热情,写了一些让我今天看起来面红耳赤的东西。

     上大学之后,我学的是中文系。中文系是一个鼓励大量阅读的系,所以,我四年之中,差不多都是在图书馆和书店里面度过的。图书管理员和我很熟悉,像我这样酷爱读书的大学生,是很容易识别的。别的学生一个借书卡只能借到一本或者两本书,我大约可以借到三四本。在开架图书那里,我可以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桌上阅读书。我比较系统地阅读了西方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

在小学时代,被老师起绰号叫书呆子。在大学里,差不多是个书痴了。因为创作上的一点小成绩,更因为我特别酷爱读书,所以很多老师都特别喜欢我。大学四年,差不多都是在图书馆里泡过来的。

星期天,我跑的是书店。因为经常买书,所以书店的营业员和我也很熟悉。尽管那个营业员不知道我名字,不知道我是大学哪个班级的,但她就敢让我不掏钱(钱不够了)把书带走,她自己帮我垫上。1992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宿舍的一个同学开玩笑说,他给我五千块钱,让我把书留给他。我没答应。那个时候,5000元我工作两年都赚不到。

阅读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如同吃饭,上厕所一样重要。所以,我特别不能理解那些总说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只能说,读书对他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罢了。

2   从你的《读书如同玩核桃》一书中,我得知你很喜欢淘旧书,不知道有什么趣事和感受给读者们说说吗?

爱旧书,和讨厌旧书,是以2004年进入出版社工作为分界线的。2004年以前,我特别讨厌旧书,对花费很多时间淘旧书的人很不理解,认为他们很愚蠢,得不偿失。到了出版社后,才知道书的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其中有很多学问,版本啦,插图啦,装帧设计啦,毛边本啦,签名本啦,开本等等。时代的趣味和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变化,差不多都会在当时的书中有所反映。淘旧书,如同人们喜欢运动,喜欢钓鱼一样,有很多乐趣的。

旧书中,会有很多意外发现。比如说,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几枚树叶,一个烟盒,一个入场券,还有原主人阅读时候留下的痕迹。眉批,或者标注。还有生日的祝福,赠言。能淘到签名本,那就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了。

我爱旧书,旧书有味。如同历史一样,它有沧桑感的,有厚重之感的。

我买旧书,一次最多买过二百多本。一般情况下,也会买10本八本。如不出差,差不多每周六都是我法定的淘书日。

非常有意思的是,有的书,根本就买不到新书。只能去淘,否则,永远没机会获得。如我人生读的第一本书《海岛女民兵》,如我在大学里喜欢的那本《影响的焦虑》等,都是在淘书时候意外碰上的。淘书和摸彩票一样,全靠运气,有时候真的能撞上大运。

3   淘书如摸彩票,这个比喻很精彩,不知道你摸过大奖没有?说说你淘到过谁的签名本?

 当然中过大奖啦。签名本我可淘过不少。这里可以列一长串名单:

 周国平,舒婷,郑敏,高士其,梁左,梁天,英达,谢圆,杨牧,吴伯箫,牛波,王火。。。。。

除淘书之外,我个人也有很多作家的签名本。如莫言,高洪波,陈忠实,贾平凹,张抗抗,林白,陈染,海男,金波,张之路,曹文轩,叶辛,从维熙,傅天琳,王蒙,任溶溶,蒋子龙等等。

还淘过不少作家的第一本书。

4   曹文轩把你称作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鬼才”作家,这个称号是什么意思?

曹文轩先生虽是我的朋友,但实际上是我的师长,属于亦师亦友的关系。他这样说,一方面有扶掖后进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多面创作的一个肯定和表扬。他觉得我诗歌散文小说童话评论什么都写,什么都有出彩的作品。我这种现象在儿童文学界不太多见。但从另一方面说,我属于性情写作,杂而全,没有规划,有什么就写什么。我从来没有为获得一个多才多艺的称号或者给别人这么一个印象而专门去写作的。

别人表扬我勤奋,写作速度快,阅读速度快,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曹文轩先生才给我这么一个雅号,

当然还有别的意思,如同江湖中的独行客一样,不好归门归派。每个派别中都有我,但在哪个派别中都不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很好的评价。但我本人是无所谓的,所以才有所谓的“鬼才“的那份洒脱。

5           能介绍一下你个人的创作和出版情况吗?

我从写作开始,到现在,一共出了四十多本书。有小说,散文,诗歌,童话,随笔集。出过4本绘本,其中一本翻译到了美国,一本在新加坡出版。还有两本绘本很快出版。如果到明年的话,能增加到50多本。

我是从写诗出道的,后转散文,再转童话。1995年之后,才把自己的穿过方向定在儿童文学方面。

文学小奖也获过一些,如张天翼童话金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文化部蒲公英儿童文学奖,江苏《少年文艺》优秀小说奖。散文奖,陕西蓓蕾儿童文艺奖等。

个人主编的书,百种以上,但这个和创作无关。

6           台湾教授林文宝先生把你叫“安评点”,这个说法缘于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林文宝先生称我“安评点”有两个意思,一,表扬我策划能力,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以系列形式或者说丛书形式的赏析评点,应该是从我这里开始的。二,夸我评论的文本解读能力好。我个人觉得包含了这两方面的意思。

2004年进入出版界,第一个策划和点评的是杨红樱的作品,第二个是郑渊洁的作品,第三个是曹文轩的作品,第四个是张天翼的作品,第五个是葛翠琳的作品。第六个是金波的作品,第七个是洪汛涛的作品,第八个是伍美珍的作品,第九个是叶圣陶的作品,第十个是秦文君的作品,

正因为评点了如此众多的作品,林文宝先生才把我称之为“安评点”。

7           听说你的人生经历是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请你给读者们介绍一下。

人生经历,的确有些传奇。

一出生,大病,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病持续到十五岁左右才彻底痊愈。

小学三年级,读第一本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小学六年级在《我的理想》作文中表达出自己想当一个作家的理想。小学四年级,学会炸麻花的手艺。

     小学没有毕业,拿了一张纸条:肄业证。开始做厨师的生涯。1984年还在青海西宁炸麻花。

1985年上山西永济栲栳职业中学,1986年改名为山西永济第二职业中学,1987年并入山西永济职业中学。写作,投稿,发表一些文学作品。

1988年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免试破格录取。

1992年被分配进陕西汽车制造总厂,做秘书。

2004年,进入北京市少年儿童出版社做宣传策划部主任。

2007年被北京出版集团人才引进到北京,后定居北京。

丰富的人生阅历,培养了我乐观的性格,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我无论经历多么富有传奇色彩,总体说来还是一个幸运者。我遇到了很多关心和帮助我的人,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他们,我就没那么幸运了。

8           你读书,写书,编书,评书,策划书,淘书,生活差不多都和书有关,能说说你是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吗?

如果没有生计之累,我最喜欢的还是读书。读书,是一种享受,能获得生命的宁静,也能获得磅礴的激情,尤其是能开启思想的大门。阅读是我生命的底色。因为阅读,才获得充实,心灵的强大。浅薄和狂妄的人都是不太喜欢阅读的人。

  写作,可以说是杂乱无章。因为自己是编辑,很理解编辑约稿的难处,所以大凡约稿,一般不会让编辑失望,所以约稿越来越多,几乎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编书,其实和写作差不多,强调的是一个创意。策划选题,对我来说永远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评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就像小学生喜欢读书而不愿意写读后感一样,我对写评论也很排斥。但人在江湖,常常是身不由己。儿童文学作家们的书像自来水的龙头一样,源源不断,有的一评再评还想让你评。这个很苦恼,我现在努力搞创作,尽量少写评论。

协调这一切很不容易,但我记得贾平凹说过这么几句话,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定居在城市的人,除了勤奋码字之外,别无优势。所以,只能勤奋勤奋再勤奋,尽量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9           能说说你明年的计划和打算吗

明年,大约要出10多本书。主要集中在童话散文和诗歌上。明年要出5本诗集,诗歌创作水平应该比第一本诗集有一个很大的飞跃,且大部分是新作。争取在童话上拓展一下,多写中篇童话。想写一部长篇小说。

 一切都是个想法,谁知道呢,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           

 

           本文在下周的《都市文化报》刊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姑娘
后一篇:小酒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