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后花园

(2012-10-13 15:12:47)
标签:

评论

散文诗

山西

文学

育儿

分类: 评论

                            一个人的后花园

                                       安武林

山西著名的散文诗作家李需,新近推出了一本散文诗集《拐个弯是村庄》,在中国散文诗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一点儿也不奇怪。面对这样一本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散文诗书,喜欢关注和阅读散文诗的人无动于衷倒是大大的奇怪了。在文学的光芒和温暖越来越衰弱的当下,这样充满坚定而又纯净的守望姿态的文字,的确给人带来了一些欣慰和感动。

散文诗这种文体,在很多人看来,是介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或者说是二者结合产生出来的文体。有人主张靠散文近一些,有人主张靠诗歌近一些,在我个人看来,应该是靠诗歌近一些的。即便靠散文,也是靠近富有诗意的或者说诗性的散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还和诗歌的血缘相近。从这个角度看李需的散文诗,更为切合他作品的实际。李需是写散文出道的,后来孜孜矻矻专心于散文诗的创作,在散文诗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近三年来,他创作的散文诗,差不多都结集在《拐个弯是村庄》这本集子中。而这本散文诗集,是他的第二本散文诗集。

李需的散文诗,具有诗歌的灵性之美。语言很潇洒,飘逸,文字之间散发着挥之不去的灵动之美。这种语言的特色,大多体现的是作家本人的气质和审美上的特点。在八十年代,他几乎狂热地把贾平凹的散文啃了个遍。这种对文字上的偏爱,更多的是作家之间精神气质上的相同或相近之时产生的激赏。正如作者在《春天。一滴露水》中所写的那样:一片雪,到底要在冬天走多远的路程?才能抵达这辽阔的春天。清晨或者黄昏的一滴露水!飘飞的思绪,轻柔的感觉,深邃的探索,全部凝结在这一滴晶莹而又圆润的露水之中。虽然他的散文诗语言灵动,但展示的却非我们所言的阴柔之美。他的散文诗是坚硬的,富有韧性的,深沉的,热烈的,充满着一种对朴素真理追寻的味道。当然,还有浪漫的痛疼和狂喜。

李需对散文诗的追求,归之为对“根”的追求。他认为散文诗应该有自己的根,否则,散文诗容易变成浮萍。他的创作理念,渗透在他的创作之中。从他的第一篇《北风·夏》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一种鲜明而又独特的东西在弥漫,它很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视线。作者所说的根,根据他的创作以及表现,我觉得他传达的东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经验,这种经验来自作者的成长经历。二是体验,作者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三是故乡,童年,亲情,生活,地域,风景。四是文化的积淀和认识,也就是从文化和精神的角度去审视自己记忆中的往事,包括能进入到文学视野中的人或风景。很显然,他的根的内核是故乡和村庄,再扩大一点是北方。这是诗人散文诗中心灵的家园,精神的栖息地,情感的港湾。换句话说,就是诗人对自己故乡和童年的文化诠释以及哲学上的理解。

作者在《春天,一滴露水》中说:“哦,我的村庄,焊接着幸福和苍茫的印记,噙着星光月晕的痕迹!”作者的故乡是黄河岸边的一个村庄,那里有他童年的印象,有他童年的生活,有亲人含辛茹苦的劳作,无论是一棵草,一棵树,还是村庄,在作者的笔下都是“一种深处的绽放”,“一种绵延”,这些大自然的一切,在李需的眼里是纯净的,肃穆的,富足的,朴素的,但也是破碎的,疼痛的,敬畏的,悲悯的,忧郁的。一盏灯,一个身影,一头毛驴,一只鸟……它们都是作为诗人的意象而存在的,是诗人记忆中饱含强烈情感色彩的细节,直到它们都变成一种丰厚的象征。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经历过许许多多坎坷与磨难的诗人远离乡村之后对乡村的一种文化审视。但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发掘出那些贫困和苦难之中深藏着的快乐和幸福。比如说,纯净,比如说,感恩。与其说诗人是在赞美村庄,讴歌北方,不如说是村庄和北方是诗人精神变得强大的滋养。他在审视自己。

故乡,在诗人的意识中是干净的,是心疼的,是温暖的。它像母亲的乳汁,浇灌了诗人,而诗人也是怀着深深的爱来讴歌阳光、河流、以及故乡的一切的。诗人心里有爱,所以,他要“化风,也要亲吻故乡每一寸夜色;/化一地阳光,也要照拂那生生不息的庄稼和牛羊。/即使变作一滴雨水,一滴冰凉的泪,也要渗入我和他的土地”。这种表白,这种呐喊,是诗人对故乡的倾诉,是诗人真挚而又浓烈的心声。尽管那么悠远,那么苍凉,那么富有沧桑感。这是作者博大而又深沉的胸怀,是黄河对作者的恩赐。所以,诗人说:一棵毛草花摇曳的河岸,比诗歌更古朴。我们追随着诗人的忧伤,忧郁,沉痛,感受到的是浓郁的美,亲切,温暖,以及奔放的豪情。那乡音在诗人的笔下:方言,用一方水土包裹,在熟稔的爱里徜徉。浅显,到更浅显,到摇落乡土的一树槐花。一切的一切,都被诗人熔化成了爱的汁液。

李需的散文诗,是他自己的后花园。在现实的不能再现实的世界里,他还能有梦,有诗歌,他是幸福的。阅读他的散文诗,油然而生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能如此,便是散文诗的魅力了。无论是诗歌优美的意象,跳跃的节奏,富有乐感的韵律,还是其中真挚热烈的情感,以及当代人对故乡的探询和守望,它都能给我们心灵以激荡,虽然这些文字是他心灵和精神的后花园,但当它们被我们阅读的时候,它们也就变成了我们的后花园,我们不能不沉醉于朴素而又热烈的鸟语花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