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童话童年亲子阅读育儿 |
分类: 随笔 |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童话,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或者说,童话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虽然很多批评家和理论家们都作过这样或那样的诠释,但都不能够令我满意。正好借着我的阶梯童话出版的机会,我把我个人的想法形成了这篇粗浅的文字。
我一直以为,童话是美好的,这种美好来自于童话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它以浪漫与温馨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而构筑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非常可笑的是,很多成年人,从童话的真实性或者现实性角度出发,对童话提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非难和质疑,实际上也是对童话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质疑。这是不堪一击的发问,因为他们这样的观点只是成年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缺陷和混乱而做出的沮丧的本能的反应,他们迁怒于童话,似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童话造成的。如果童话不是导致这个世界的邪恶产生的主要的原因的话,那么这个发问本身就是错误的。从最根本上说,他们不是不了解童话,而是太不了解儿童了,虽然他们也曾有过童年。就如同很多人都活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理想、都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一样。
童话就是“核桃壳里柔软的玫瑰花瓣做成的温床”,每个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迎接他的首先是父母的笑脸,下来就是童话了。童话给他们的梦铺好了温床。所以,他们的梦才能无忧无虑地展开。所以,童话是守候孩子们梦的,是来陪伴孩子们童年的。这是童话最基本的价值。当我们抱怨孩子们的童年越来越短的时候,实际上,它等于反证出了我们对于童话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重视远远不够。它柔软的品质,善良的元素,浪漫的特性,温馨的氛围,最接近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东西。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对于爱的理解,对于善和真的认识,以及对想像世界的创造,都是从童话开始的。
其实,每一个童话作家都是值得敬重的。因为他们都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而浪漫的世界。只是每个人的才华不同,智慧不同,气质不同,对人生和文学的追求不同,所以,他们所创造的世界――也就是童话所呈现的特色――也有所不同。
童话,并不都是山花烂漫,和风细雨。阴影,恶梦,邪恶,同样会在童话中有所体现。但我们会竭力延缓那些邪恶势力的代表出场的时间,如同我们在努力延缓儿童的童年期一样。我们并不是在隐匿真相,而是并不想让孩子们过早地知道什么叫恐惧,什么叫邪恶,什么叫暴力。因为他们的精神还不够强大,还不懂得什么叫理想以及为了理想应该忍受怎样的痛苦和挫折,在他们眼里,世界是简单的,纯净的,神奇的。不然,他们为什么会相信猫会说话狗会流泪?在他们想像和幻想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一切都是可能的。
童话更重要的是,显现那些阳光的,花朵的,蓝天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特征。它具有母乳那样的营养和作用。让孩子们对真善美的信仰,变成一种强大的执著的追求。我非常相信,一个心灵、精神、情感都很强大的人,抵御狂暴的风雨的力量同样的强大。当童话在人生的历程中慢慢淡失的时候,这种力量同样会在人性中减弱。
童话,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给孩子们带去快乐,温馨,幸福,浪漫,想像,神奇,美好。让他们在童话中成长,让他们成长中感受童话的美丽和温馨。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我时常会问自己,人的一生,能历经的美好有多少呢?能够被回忆起来的又有多少呢?但很多人,很多很多的人,都不会忘记童年阅读童话的那种激动和感动,那种美好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