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家缪惟的《小楼父子》

(2012-07-11 22:10:33)
标签:

缪惟

保东妮

处女作

画家

作家

朋友

育儿

画家缪惟的《小楼父子》

保冬妮

 

   博主按:缪惟是我的朋友,保冬妮也是我的朋友.一个画家,一个作家,人文画都是质量很高的.缪惟处女作<小楼父子>刊出后,我和保东妮各写一文,以资鼓励.毕竟刚刚出道,且出手不凡,如果能坚持下去,定有大成.

 

我喜欢看画家笔下的文字,他们总是有着不同于作家的视角和想法;一如他们的绘画,用自己的眼睛去描绘世界,即使大家站在一个屋子里同时写生一个人,也不会重样。写作也是一样,要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别人的眼睛去刻画人物。最近画家缪惟告诉我,他在写小说。我惊喜地猜想,他的作品会不会和他的设计风格接近呢。缪惟很轻松地告诉我,自己报着玩票的心态,写作只是想呈现和儿子一同度过的有趣时光;我知道,这样的写作更值得期待,因为充满了创作的惬意和轻松,绝对有非常好看的精彩之处。

收到电脑传来的《小楼父子》,我迫不及待地打开。

六行之后,迎面瞧见了主人公,看着文字,我顿时乐了。

这是多么熟悉的人物啊,就像是天天在胡同儿里遇见的老邻居,那叫一个生动传神。无论是暴凸门牙油头粉面能说会道的侯胜春,还是他那古怪精灵、心眼儿比笼屉还多的儿子侯小波;就连那些只冒出一句半句台词的街坊孙老师、王大爷、刘大妈、阿杰导演……个个人物都呼之欲出,好像我认识他们,他们和我就住在一栋楼里头似的。

故事写了住在胡同当间儿、楼房里一对父子的日常生活。从事广告工作的侯胜春在邻居们的帮衬下,独自艰难地拉扯着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舞蹈演员的妻子出国学习渐渐疏远了父子俩,侯胜春本想瞒着儿子,可现如今的孩子个个比猴儿精,儿子小波比老爸更透彻地看清楚了老妈的闪身意图;他绝不为此消沉,现在父母离婚,那就是家常便饭,有什么可奇怪的。小波立志和老爸在国内活出个人样儿;于是,他精心策划了一出叫谁都没想到、也没看出来的植入广告的电视新闻片——邻里大拜年。这个策划,可是一石多鸟,老爸的年底奖金——一车羽绒服变为礼品送给了邻居,邻居们上了电视,羽绒服厂家的产品在新闻里播出等于做了广告,电视台获得了厂家的广告订单,老侯的一车羽绒服变现为钱,给儿子买了追慕已久的苹果平板电脑……这一大圈饶的,全把大人饶进去了;真亏得这是个12岁孩子的主意,长大了,保不齐是咱中国的比尔盖茨。

读着父子俩整天忙乎又不乏精彩的故事,我忍不住笑着想,缪惟的文字和他本人还真是具有不小的反差。每每见他,总是彬彬有礼、儒雅斯文甚至有点羞涩;想不到他的文字充满戏谑、幽默、淳朴的京味,让人一下子感受到北京胡同里那特有的随意、闲适、悠然和自在。

缪惟给我打电话的时候,特谦虚地说:帮着指点指点。我当时想,我哪儿能指点画家啊。可是看完了,我确实想指点一小点儿,那就是,故事结束的太早了。要说这故事,活脱儿是个中长篇的材料,收尾那么快,有点可惜。从“‘大腕儿’小波”这一章算起,就应该继续写下去,而不是仓促收尾。要知道,没看够的感觉叫读者很难受。我这个读者就特想知道,小波这孩子出手不凡肯定不止一次,小机灵鬼儿肯定还有不少好玩的事儿没告诉我;后来,小波妈怎么样了,美国那边金融危机,连蓝眼珠儿的老外现如今都往中国跑了,小波妈肯定在那里也混不好了……这故事后头有多少有趣的素材叫缪惟都藏起来了呀。

也许,画家说不定留了一手,《小楼父子》只是个热身,完整的大部头作品还在他电脑里正创作呢。那么,我们拭目以待吧,完全有理由相信,缪惟的文学创作值得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阅读习惯
后一篇:油菜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