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签名本

(2012-02-05 18:45:37)
标签:

淘书

收藏

签名本

名家

书话

育儿

分类: 随笔

 本文下周二,在上海《新民晚报》刊出

 

   

                             签名本

                                   安武林

喜欢收藏图书的人,有不少喜欢签名本的。我算是其中的一个。而签名本的来源,渠道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作者手里受赠或者让作者题签而来的,另一种是淘书淘来的,是受赠者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流失到旧书市场上的。前者获之温暖,后者得之惊喜。

自从喜欢上淘旧书之后,我书架上的签名本与日俱增。每次淘到一本喜欢的签名本,简直就像摸彩票中了头奖一样。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人生的浪漫和人生的艳遇,对我而言,就是和自己喜欢的签名本不期而遇。真像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而每一个签名本,都会让我产生无尽的遐想。

比如说,周国平翻译的《尼采诗选》送的是什么人哪?落款仅仅是国平二字,看样子是熟的不能再熟的朋友了,发小一样。

更有趣的是,叶永烈写的《高士其爷爷》签名本。高士其签名送了别人,现在却跑到我的手里来了。

舒婷的精装本的散文集,送的是什么人?还附了一张对方的名片,看样子是个不小的官员。书很新,估计都没有翻过。

淘到一本粱欢编的《名人眼里的王朔》书,扉页上有一大帮人签名。仔细一辨认,才发现是:英达,梁左,梁天,粱欢,谢园。粱欢编的,自然能找到这些人擂鼓助威。只是不清楚这书是在什么情况下签的。也许是在西单图书大厦,签给读者的。我发现王朔刚刚开了博客,就在他博客上留言说了这个事情。他说,好好保存着吧,这个将来会很值钱的。

喜欢收藏的人,估计和那个守财奴葛朗台差不多。我守着我的签名本,并不是等着未来能升值多少钱,而是守着这份惊喜和快乐。谈钱并不俗,可是,钱也太容易流失了,所以,远没有守着自己的惊喜和快乐好。如果要起个名字的话,这也算是经典的快乐,可供一生挥霍。

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像散文一样抒情,就是像小说一样离奇。这书送出去转了一圈又回到作者手里,恐怕够离奇的了,人生这样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不是没有。比如说,孙幼军先生。

有一次我去他家,他乐呵呵地说:“武林,今天我给你发大奖。咱们也玩玩电视上那一套。第一个,三等奖,第二个二等奖,第三个一等奖,最后这是大奖!”奖品都是他签名的书,而获大奖的是《小布头奇遇记》。他说,这个是我很多年前送给传达室门房大爷的,很多年之后,没想到我又在旧书市场上看到了这本书。他哈哈大笑说:“估计,他家孩子是读过了,你看,好包了一个书皮。”是包了一个塑料的封皮。

我的签名本是五花八门的。有翻译家送别人的,也有请更大的名流指正的,当然也有朋友相赠的。每一次,淘到签名本,我都喜欢在网上查查受赠者是做什么的。这也是长学问的一种方式。我的签名本,有的是诗人的藏书,有的是大学问家的藏书,当然更多的是从图书馆里流出来的,那上面只有馆印而无签名。

签名书绝对是一道风景,但我从不批评或者则怪那些受赠者把书流出去,相反,我要感谢他们的,没有他们,这道风景恐怕会消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悔其少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