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西运城家乡河东文学创作谈育儿 |
分类: 随笔 |
搞什么样的文学创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和个人的气质。我虽然从小是读成人文学书的,但很多年后却选择了一条走儿童文学创作的道路,我相信那是和我的个性与气质有关的。
因为我很简单,很透明,很清澈,不喜欢复杂的东西。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在阅读上,却喜欢复杂的东西,尤其喜欢阅读西方现代派文学。
这就是人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或者说两面性。
我常常对朋友们说,我写成人的随笔和散文,非常消耗元气,而写儿童文学却是大大的滋补。因为,一写儿童文学,内心就充满了宁静和快乐,我似乎就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我知道,在文学界,人们常常会把儿童文学视为小儿科而加以鄙视,这是非常可笑的。如同人类以自己曾经的童年而感到可耻一样。没有人会笑话自己的童年的,相反,人最难忘的最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自己的童年。
儿童文学和儿童一样,具有那种纯真的气质,有那种纯粹的恬静和快乐。在世界文学的范畴内,有这种气质的作家有很多。
如泰戈尔,如卡尔维诺,如冰心,如希门内斯,如普里什文等等。他们的作品,就具有儿童文学的气质。也许大哲学家尼采说的是对的,人类最高的境界,就是童心的境界。
我喜欢阅读武侠小说,我觉得那武功境界最高的大侠,往往就具有儿童的气质。
我喜欢儿童文学,喜欢它的那份浪漫情怀。很多很多童话,都是人类童年遗留下来的浪漫的基因。它是对人类想像力最坚实有力的保护。
写儿童文学,需要一个人的心灵变得很柔软。一颗很柔软的心灵,才能写出美的,真的,善的文字。才能去体贴与呵护孩子。文化学者们曾经感慨:人类的童年期越来越短了。我想,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保护和丰富儿童的心灵,它的重要性越来越醒目了。
儿童文学现在到了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但我不得不承认,写出一点优秀的作品太艰难了。其实,多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还保持着一份农民的朴素情怀。就像播种耕耘一样,我总相信,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的,而那优秀的作品,也是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河东文学》杂志,感谢家乡的文朋诗友对我的关注。这一期推出我一个小小的专辑,我似乎又回到了在永济职业中学读书的时光。
那时候,文学在我眼里很神圣;多年以后,我对优秀的文字依然保持着宗教般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