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毛边,又见枕边

(2011-06-25 10:00:16)
标签:

毛边书

枕边书

金波

叶显林

孙卫卫

张菱儿

李宏声

育儿

分类: 书话

                  又见毛边,又见枕边

                         安武林

前天收到金波先生的短信,说他的毛边书到了,约个见面的时间,他要送给我。我心头一阵狂喜。喜的是,老人家心里有我,我的建议被他采纳了。还有,就是我想加入毛边党一族。这个稀罕物,这个雅致的爱好,鲁迅之后,就失落了。若问问当下的少儿编辑、少儿作家,恐怕大多数是一脸的茫然。

能喜毛边书之人,应该是喜欢读书之人,而且还是喜欢藏书之人。想想那种乐趣,便会手舞足蹈,觉得妙不可言。用一把裁纸刀,轻轻拆开纸页,那种惊喜,宛若儿时清晨抹去窗玻璃上的霜花看见窗外的一地雪花一样,心都要轻轻地颤动一下。出水的芙蓉,初恋恋人的面貌。。。。。。这美妙的想像会生出无穷的比喻和意象来。

金波先生送我的,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给他做的书系,这书畅销不说,做的也雅致,其中光改版就好几次。作品有散文、童话、小说、诗歌。这套毛边书,是他刚刚改版之后的作品,装帧设计疏朗、雅致、诗意。尤其是封面,设计时大量的留白,不像我们当下满满当当俗不可耐的封面设计,显得别具一格。这次毛边本,先生只收到14本,还有三本没有来,也就是说,他的丛书是17本。这对于一个以诗歌、散文、短篇童话创作为主的作家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规模。我之所以逼自己日写一文或日写一诗的决心,差不多是受金波先生的影响才下决心的。在我做他的8本点评本的时候,我基本上通读了他所有的作品(评论和歌词除外),那个时候就大大地受了感染,感动。

又见毛边,又见枕边

金波先生说,他过去出门总带着纸条或者小本子,想到什么就胡乱写几笔,他的很多诗和散文诗,差不多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他感叹,他现在是懒多了,不如过去勤奋了。我大笑,金波先生都七十多岁了,还要勤奋的话,我们这些老不老小不小的作家,如何能接过他的接力棒?更重要的是,他现在迷恋长篇,需要大块的时间,所以短篇写得少了。这又是他给我的一个启发,其实,金波先生开始写长篇的起步应当是很晚的,如果现在和年轻的、一出手就写长篇的年轻作家相比的话,看来圣人之言是很有道理的,七十秉烛夜读是不晚的,更何况我一直觉得文学是一个终生的事业。

浙江一个书友买了金波先生的《影子人》,我让他签了名,金先生也送了他一本毛边书。他给孙卫卫、李宏声二位小弟每人一本毛边书,还有张菱儿和高昌夫妇一本,题签好后委托我转交。我比较幸运,弄了一套。当初,如果不是我再三建议的话,恐怕金波先生也不弄这个毛边书。他知道,喜欢毛边书和懂得毛边书的人是很少的。如果做了,恐怕都送不出去。这个毛边书,和铸钢铸铁的毛胚一样,送人是会遭到反感的。而用裁纸刀裁开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和毛胚消灭毛刺的感觉是一样。但,这个比喻也是有差别的,说穿了,这个裁和读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的消灭毛刺,它本身并不打磨不整齐的毛边。

金波先生给我题签如下:

说到“毛边书”,著名作家、藏书家唐弢先生在其《晦庵书话》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我之爱毛边书,只为它美――一种参差的美,错综的美。”的确如此。

读毛边书,“买来后亲自用刀一张一张地裁开,觉得别有佳趣。”对比,我颇有同感。读完一页,裁开一页,对每一页都满怀期望,都有新鲜感,好像字里行间探幽索隐,享受“品书”的快乐。

题赠武林先生

            金波     2011624

又见毛边,又见枕边

昨天,我是和天天出版社的副总编叶显林先生一起去拜访金波先生的。

我们在京味斋聚会,自己激动而又贪婪地喝了三两白酒,两瓶啤酒。期间,我说了金波先生很多好话,这话好听,但却是发自内心的。金波先生哈哈大笑,说:“我喜欢武林喝酒,武林喝酒多了就说我好话,只要他不骂我我就满足了,这夸我就是赚了。”我也哈哈大笑,看来我这酒风酒德酒品实在不怎么样。正春风得意间,叶显林取出了一套书,我眼睛一亮,好像看到了戴望舒诗歌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我失态了,迫切地说:“快,给我看看!”叶显林故意把脸一黑说:“没你的,只有金波老师的!”我顿时觉得怒火攻心,血往脑门上涌,想必脸色也变了。叶显林马上笑嘻嘻地说:“有的有的,给你!”他递过来一个袋子,哈,我马上满面春风了。

又见毛边,又见枕边

这书好,远远地,从金波先生的手里,我看到那书,起初还因为是漂亮的笔记本。小32开,比我的巴掌略小一点点。封面上全是好看的外国小女孩形象。我一看就不像中国制造,如果真的是,那也是中国仿造。取出一本一看,果然,是澳大利亚人绘的图。这套丛书名叫《莎拉公主》,是澳大利亚斯特里特里特尔原著,法国约里斯改写的,澳大利亚莎拉·凯绘图的。这套书好像听说过,记不得是伍美珍还是郁雨君曾给我提过这书还是她们写过这书的评论,我不记得了,也没看过。但眼下,我很喜欢这书,用手反复抚摸这书的封面,因为它是软精装的,手感很好,舒服。这书的样子很像小女生喜欢的那种本子,浪漫,温馨,暖色调的。其中的小花,小狗,小的静物画,装饰画,特别温馨。就好像一个人不停地用鸡毛掸子在脸上拂来拂去,痒痒的,麻麻的。金波先生也爱不释手,说:“这个开本不错呀,挺好的。”我知道,曹文轩先生也喜欢这种开本的,他不止一次向我说,外国的书如何如何精致。如果他看到,肯定也喜欢。

这样的书,小女生肯定喜欢。如果放在口袋里,那它就是口袋书。如果放在枕边,那它就是枕边书。不过,像我这样喜欢躺读的人,我宁愿叫它枕边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希望
后一篇:小耳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