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武林
安武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662
  • 关注人气:31,9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葱岁月

(2011-06-04 07:25:09)
标签:

山东大学

中文系

校团委

《青年园》

育儿

分类: 随笔

                                  青葱岁月                                           安武林

前几日,山东大学校团委《青年园》副主编、一个小师妹微博和我取得联系,言《青年园》要出一个专号,纪念母校110年华诞,要邀请80年代、90年代、千年后《青年园》主编各一名,写母校寄语,写当年编杂志的心得,写给后继者的希望等。我欣然从命。

这是母校110年华诞第三封约稿了,一个是校报,一个是中文系,一个就是这《青年园》。突然感慨,大约那个时候,我在大学里算是个活跃分子吧。

1988年,我是山东大学中文系三个免试破格录取者之一,且在上大学之前,很多新闻媒体报道了我上大学的消息,其中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山西日报》的头版头条等。所以,一进校门,就受人关注。记得刚进校门,师兄师姐们和我们联欢,搞了一个舞会。姜丰师姐前男友教我跳舞,教了几次,发现我的胳膊腿太硬,一生气,喊姜丰辅导我跳舞,说:“来,姜丰,我给你介绍下,这位就是咱们中文系今年破格录取的大才子。”记得我是布鞋,皱巴巴的衣服,头发乱蓬蓬的,头扬的还很高,毫无自卑自感。姜丰的舞跳的棒极了,额头上扎着一个蓝丝带,我抱着她,简直就像抱了一团棉花。跳了几次,放弃了,从此不再跳舞,认为跳舞是一个堕落的行为,舞场是合法的堕落场合。

后给校报投稿,后担当校团委《青年园》杂志主编,大约有12个编辑,全是人文社科系的,理科的一个没要,是我的偏见造成的。我不喜欢理科,因此不喜欢理科的学生。主编了几期,如印象没错,当是两期,稿子文学水准极高。只是忘了,我是八十年代末还是九十年代初担任的主编。想必学校那里是有资料可查的。那个时候,虽然很穷,但是很美好,所以很怀念。

          

                          写给母校110年华诞

母校寄语:

           一份祝福,是一份牵念;一份牵念,是一份挚爱和关注;一份爱,是山大莘莘学子敬献给你的永恒的敬意。而我,仅仅是你硕大的树上一片微不足道的叶子,我为你摇曳,歌唱,守望,自豪。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总监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安武林

我的回忆:我做《青年园》杂志主编的时候,师兄张本才(郁东方)是社长,我们都是中文系的,都是校园诗人。大约编辑就有十多人,基本以人文社科系为主,好像没有一个理科的学生做编辑的。这是我个人的成见和偏见造成的。

     我们办刊的原则,选稿基本上是以文学性为首选目标。我一直认为,现在依然如此,认为文学是一切人文科学的综合。美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人文科学几乎全能涵盖。而那个时代,文学确实很辉煌,引人注目,可以说是繁荣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一篇文章,如果写的无趣,干巴,是没有人爱读的。我相信每一个学子都有表达的欲望,无论是梦想,还是忧伤,我希望通过文学这种形式来表现他们的生活以及学习,情感以及精神。那个时候,好像姜丰、周晓枫、路也都在上面发过稿子的。而他们也无愧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青年园》那一批编辑,从事新闻写作的,从事报刊的,从事出版的,从事主持人的,从事文学创作的,差不多都是这个行业里的重要骨干了。可以说,《青年园》这块肥沃的土地,给了他们丰厚的滋养,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他们的梦想是从这里起飞的。尽管相对于社会这个大舞台而言,我们的园子确实不大,但它给了我们生根发芽和绽放自己的机会。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它。

寄语现在的《青年园》:坚守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但我们总要坚守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说,书香气,比如说,梦想。尽管这个时代很浮躁,但我们总要保持一点儿沉静。尽量远离媚俗的气息,世俗的气息,无论她们披着多么华丽的外衣。我们总该弘扬一点读书的认真精神,做学问的踏实精神。少刊登一点所谓的实用的东西,因为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最实用的东西其实是最不实用的东西。而那些最不实用的如理想之光此类的东西,才是照耀我们一生最最重要的东西。

 

                             

                     山东大学校团委《青年园》杂志老主编   安武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比人长寿
后一篇:一粒种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