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名片
安武林
2010年,我去内蒙古几个城市讲课。在呼和浩特的时候,格日照图和安宁夫妇到宾馆来看我。
这是一对夫妇作家。
和安宁在北师大见过一面,和格日照图先生却是第一次见。但是,我们的文章倒是经常见,属于那种神交已久的关系。甚至,我们的文章都挨着。
格日照图是个爽朗的人,他说:“我都有点嫉妒你,见报的频率太高了。”
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在《新华书目报》和内蒙古的《北方新报》都发了,写的是他淘书的往事,其中几句提到了我,他在文章中说:“前几日有幸在呼和浩特见到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先生。我去宾馆看望安武林先生,在他的房间,看到地上放了一大堆淘回来的书,得有二三十本。我笑他:“偌大的北京城什么书没有?还要到呼和浩特来淘书?”安先生说他已习惯去每一座城市先要在书店逛一逛,淘到一些书之后才算是去过某城市。书,在安先生那里成了城市名片。”
没想到,报纸给配了两张图,若非安宁提醒,我还真不知道这图和我如此之像的。

另一篇,是《煤油灯》的配图,似乎作者并不知道,煤油灯和马灯是两回事。马灯,是洋玩意,属于奢侈品了。煤油灯是人人都能做的,马灯必须要买。一般,村里人晚上喂牲口或者走夜路,才会挑着马灯的,挡风。我家有马灯,但不是供我读书用的。
感谢格日照图和安宁。

书是城市的名片,而旧书,是城市珍藏的记忆。大约相等于一个人童年的美好时光吧。
在读秦文君的《贾梅日记》和西班牙作家阿索林的《西班牙小景》,戴望舒和徐霞村翻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