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书生

标签:
儿童文学作家人物李志伟原创育儿 |
分类: 随笔 |
李志伟是个书生,白白净净的,还有一点腼腆。高个子,长脸,随和在外,傲气全装在骨子里。从前他的样子,化化妆,完全可以在京剧里面做个标志的书生。而现在,他的身子有点发达了,高大而魁梧。古代的书生从墓中能爬出来的话,一定会感激涕零地和他握手的。看样子,书生的美好前景在李志伟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书生不一定要瘦,那是没法不瘦,都是生计害的;书生也不一定要穷,那是没有发福的本钱。
李志伟喜欢深居简出,不太和圈子里的人往来。有些人是故作姿态,以示清高,但他却是自然的,本色的。一方面,他性格不适合热闹,另一方面,可能有些人和事他看不惯。儿童文学作家圈内,有几个人是专门居家写作的,是名副其实的“坐家”。在我看来,做“坐家”需要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要文思泉涌,不断有新作推出。换句话说,著作要等身才行。我毫不怀疑现代的曹雪芹那样才华的作家有的是,但估计传世之作还没写出来先要去阎王爷那里去报到。而李志伟是个楷模。
他做过教师,喜欢打篮球。如果我们和他在生活中有所交往的话,哪怕我这样和他很熟悉的人,都想象不出来他给高中生讲课是什么样子的。他不是学文科的,而是学工科的。尤其是对新生事物有敏锐的接受力。比如用电脑写作,比如说网络,他是儿童文学作家中比较早接触的。而且对各种游戏有异乎寻常的热情,这是他的爱好之一,或者说这也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他的很多校园小说和科幻小说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原因之一就是他知道孩子们正在迷恋什么东西,感兴趣的是什么东西。有一次,我女儿问我:“李志伟叔叔是不是对网络游戏很有研究?”我说:“是的,你怎么知道的?”她说:“我从小说中看出来的呀,一看他就是个高手。”
李志伟是我鲁迅文学院上学时候睡在上铺的兄弟,我们的友谊是在《儿童文学》杂志的笔会和鲁迅文学院上学时候结下的。我们侃大山的时候,他喜欢倾听,是个很忠实的听众。如果遇到好笑的话题,他也会哈哈大笑,那种笑是有穿透力的,不洪亮,但似乎有点清澈的尖锐。不过,他无论如何成长,有一点是改变不了的,那就是:真诚和直率。我们很相似的一点就是儿童思维。比如说,杂志社的发行量大大增加了,为什么不给作者提高稿费哪?这种话只有我和李志伟敢说,而别的人是没有这个勇气的,或者说很世俗很虚伪地掩饰住自己内心的渴望。这一点虽然不合时宜,但却显示出了他人品的高尚。
李志伟应该是个畅销书作家,他的书和畅销书作家没什么区别。只是他的运气不好而已。畅销书作家总是有很多人关注的,而一个人没有畅销之前是很少有人关注的。李志伟就属于这种情况,好在他能忍受得了这份冷清和寂寞。有杂志社邀请他去作编辑,他不去。他有工作,自己却辞了。他喜欢自由,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倒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了。除了写作和读书之外,他主要的事情就是负责接送女儿上学。
李志伟很早就显示出了他的创作才华,他最早写童话,后来写小说,科幻小说,现在经常搞一些动漫作品。其中国内有好几部比较有影响的动漫作品,他都参与了脚本的写作。他认准这是一条路,而未来的发展确实也是这样的。有的作品,的确可以靠动漫火了以后达到畅销的目的。他自己也曾说过,写这东西,甘苦自知,改来改去的不大容易。我也曾听说过,他很有个性,不大愿意改动自己的作品。编辑都有癖,喜欢把人家作品中的黄瓜改成南瓜。而有的根本就不懂网络语言,偏偏要修改作者的网语。所以,作家不喜欢让编辑修改自己的作品是自然的事情。
李志伟写了多少本书,我没有统计过。反正在儿童文学圈内是相当多的作家了。人都是这样的奇怪,你写少了,有人会语重心长地嘱咐你多写点,你写多了,总有人会规劝你少写点,写精点。你要是永远不写作了,会有人说可惜了。生活在这么一个人际中,他肯定在这一方面或者哪一方面要让人家说道说道。而这些意见大可以不予理睬。
我去无锡,专门去了他的家。书房和他的工作间在一起的。看他的电脑和高档的椅子,觉得他这个地方工作的味道很浓郁。上班和不上班没什么差别,要紧的是他在工作。他这个人很憨厚,很朴实,很善良,我看他的书架的时候两眼放绿光。他善解人意地说:“武林兄,你喜欢什么书你就拿吧!”我目瞪口呆,认真打量了他半天,才发现他很坦然,是真诚的。面对他这样的人,我是不忍心下狠手的,所以就意思了一下。我们喝酒,脸喝的红彤彤的。酒足饭饱之后,我要坐火车。他开车送我,在火车站的广场上,我不要他送我了,他坚持要送我进站。我又推辞了一下,没想到他真的就不送我了。气的我的在心里骂他,这个实在人,你不能客气,你一客气,他真的就按你的话做了。唉呀呀,我这个沮丧啊,没法说了。
江南有书生,李志伟是也。从前瘦点,现在胖点,过去作品少点,现在作品多点,我看不出他有什么变化。他不喜欢争论,不喜欢是非,但却有着自己的主见。他知道,冬天已经来临,春天不会遥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