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安武林
(2010-07-21 13:09:57)
标签:
谢倩霓人物随笔儿童文学育儿 |
分类: 散文 |
“三好学生”安武林
将人高马大、早已成年、并且早已成名的安武林同志称为“三好学生”绝对没有调侃或不敬的意思,只是经过了学校生活的长期炼狱,我对“三好学生”这个称谓自然地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的情感,因为多年来它一直准确无误地指向芸芸众生之中的佼佼者。所以一想到要写安武林,这个承载着特殊分量的语汇一下子就蹦到了我的脑海里。安武林虽然已经不是学生,不过称他为“三好”还是恰如其分的。这“三好”就是文采好,为人好,酒风好。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曾经风光一时的十大中学校园诗人(?)之一,作为因为文学方面的特殊才能而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免试录取的文学特长生,安武林的文采毫无疑义是好的。文采好的人不少,但每种文体都能自如地进行写作并且还能写得漂亮的人却不多,安武林正是这不多的难能可贵的后者。他是一个公论的文体多面手,童话、诗歌、散文、评论,样样都拿得起来。我最爱看的是他的散文和赏析性文评。安武林的散文有点像他的人,看似大大咧咧,随手拈来,但自有其内在的严密构架和飞扬的神韵。他特别善于抓住细小但独特的细节进行铺陈和渲染,不是那种用力的抓,用力的描写,一切仍然是随性的,漫不经心的,兴之所至的,可人物的神和事件的趣就都在这不经意里面了。这已经是一种为文的至高境界了。所以每次读安武林的散文,心里总会有满满的愉快和期待,它们让你读得轻松,好玩,有时候会哈哈大笑,在最后却又让你沉思,让你感慨,让你安静。
安武林的文评不是那种严密理论型的,而是有点才气逼人型的。他的文评一扫那些评论文章惯有的暮气和学究气,而跳荡着一种灵动新奇的气息,这是由他对作品的真正个体的阅读体会以及对这种阅读体会的真正个体的诗意传达带来的。这里的诗意传达有着比较广泛的涵义,它包括安氏惯用的外松内严的散文式构架、对原始文本的心灵体验式的解读,以及那些充满着新奇的想象的张力和杂糅了多种令人惊讶的修辞句式的语言表达。读安武林的文评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不仅来自他的将文评的严肃面孔亲切化、民间化,轻松化,更来自他对原始文本的精准解读和击中肯綮。这一点对于一篇文学评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一篇文评生存的根基。可现在偏偏我们的很多文评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它们有很多是隔靴搔痒式的,甚至是离题万里式的,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时是和写评者的解读能力有关的。安武林显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要警惕的倒是另外的问题——关系户和人情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他文评的质量,而造成他有些文评同样患上了隔靴搔痒或者顾左右而言他的毛病。这是令人感觉非常可惜的。
安武林在朋友圈子里是个公认的好人。性情随和,好说话,喜欢开玩笑,不轻易生气。特别难得的是,在有能力帮助朋友的时候从来不吝啬。所以他朋友多,聚会也多。在聚会的时候安同学绝对是个最热闹的主,嗓门大,话题多,爱起哄,只要有他在场,任何饭局酒局想要冷场绝对没门,所以他是一个受到热烈欢迎的人。不过,如果唱卡拉OK他在场那可就简直是一场灾难了。他跑调跑得离奇也就罢了,跑调离奇的人很多,可人家心里有数,事先会低声下气地给在座的同仁打招呼,唱的时候也会把自己的声音管得好好的,不敢过于张扬;安同学可不是这样低调的,只要他一抢到话筒,那可就是惊天动地、奋不顾身的一嗓子,那实在是过于充沛的中气加上不知道跑到几重天上去的调子,足以把在座的人吓得手脚发抖、心脏狂跳!所以每次唱歌,我们是轻易不让他把话筒抢到手的。万一被他抢到了,大家便纷纷伸出双手捂住耳朵——先保护好自己要紧!只有在唱《外婆的澎湖湾》的时候,安同学才会突然变得温柔,声调也会神奇地恢复到基本正常、大家都可以忍受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就使劲地表扬他,结果他一得意——完了!声音又不知飞哪里去了!
这个时候的安武林既不是这丛书那丛书的主编,也不是这赏析那赏析的主笔,他就像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子。我一直认为,有这么一种小孩子状态的成人,才有资格搞儿童文学。
安武林喝酒的时候,那又是另一番气象了。他说啤酒是水,红酒是糖水,只有白酒,并且是高度白酒才可以叫酒!所以他喝酒是要喝高度白酒的。每次与安武林一起喝酒都是一次特别愉快的经历,下酒菜他是不大讲究的,有那么几个小菜摆在那里就成,好像酒的滋味也不是特别讲究,他更在意的是那喝酒的氛围。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才是他最美味的下酒菜,所以越是聊得投机,他越容易喝高。一喝高,据他自己说,他就开始胡说八道了,就开始得罪人了。他会深更半夜给一些儿童文学圈里的老前辈打电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数风流人物。我也在他喝高的时候接到过他的一个电话,中心思想就不在这里公布了。
有一段时间,他不知道是哪一次酒后失言受了严重刺激,突然宣布戒酒了。是真的戒酒,每次吃饭就是吃饭,居然真的滴酒不沾,连他称为“水”的啤酒和称为“糖水”的红酒也不沾边。大家都非常不习惯,心里还有一种奇怪的失落感。安武林不喝酒还能叫安武林吗?安武林不喝酒那等于是一道儿童文学作家独特风景的消逝!所以大家都痛心疾首,用了诸如激将责骂讽刺调侃等种种手段,想要叫他去掉这莫名其妙的决心。可你想不到安同学居然有意志那么坚定的时刻,无论你浪费掉多少唾沫星子,无论你多么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他就是不为所动。看着安同学正襟危坐,滴酒不沾,我们都有些不知所措。结果,我们的饭桌沉闷了,聊天的趣味好像少掉一大半,能喝酒的人也觉得没精打采了。
好在这一段戒酒的时间不算太长。有一天,安武林突然又宣布他开戒了!真是谢天谢地!我们大家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我们的饭桌上又开始响起安武林那兴高采烈的大嗓门了!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喝不喝酒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安武林的这种喝酒的姿态,它代表着一种快乐、融洽、放松,代表着一种惺惺相惜和志同道合,它简直是朋友们聚会的一种标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