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狮子
(2009-11-08 17:36:33)
标签:
儿童诗金波阅读笔记安武林卢沟桥育儿 |
分类: 诗歌 |
数狮子
星期天的清早,
我们来到卢沟桥,
要数一数桥上的石狮子,
看到底有多少。
我说,这有什么困难,
一年级学过的加法就够用,
只要我在桥上来回走一趟,
就能把狮子数清!
我和同学们走上卢沟桥,
我一边数狮子一边吹口哨,
两排石狮子望着我,
好像在接受我的检阅。
数了一次,又数第二次,
我发现刚才漏掉了一只,
那是一只躲在妈妈怀里
正在吃奶的小狮子。
第二次我最先数完,
为了等同学,我又数一次,
咦!这回又多出
一只正在睡觉的小狮子!
唉,难道真像老话说的那样: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我真想发一声口令,
让这些石狮子立正报数给我听!
我数呀数呀,数了好几次,
却老得不出一个准确数字,
最后还是同学们告诉我,
这里的石狮子一共有多少只!
为什么我在桥上走了这么多趟,
每次得数都不一样?
同学们说,卢沟桥的石狮子,
专爱跟粗心的人捉迷藏!
赏析
我似乎都看到小家伙的表情了,他虽然一点儿也不感到疲惫,而且还带着一点焦虑和苦恼,但我相信他的额头上一定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最终,还是他的同学告诉了他准确的答案。是他粗心吗?我觉得不是,如果真是的话,那么北京这句谚语就失去了真实的效果。同学肯定有善意取笑的意思,而且,诗人也没有真正批评主人公粗心的毛炳。尽管主人公的同学们知道他是有点儿粗心,但这一次,并非他的粗心所造成的。
这首诗有一个潜在的台词,隐性的线索。那就是:诗人在讴歌我们先人鬼斧神工的创造力。这些数不清的狮子,凝结着我们艺术工匠们的多少心血和智慧。但诗人并没有鲜明地告诉我们,他让主人公亲历了一下数狮子的过程。当然,这也是那句谚语的诱惑所致,孩子们就像去求证真理一样去数狮子。即便我们知道了准确的数字,那也不能代替我们去亲历的感受。就像我们不能用看风景照片的方式去代替我们看风景一样。诗歌的语言简洁,明白如话,富有口语化的特点。